“小学生好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小学生好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4ca06f0740be1e650e9abe

“小学生好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

导入:用左手写字比赛,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用左手写字写不好又写不快呀? (因为我们平常都是用右手写字,不习惯用左手)

良好的习惯能够使我们在各个方面受益匪浅:平时不浪费一分一秒,努力学习就会使成绩上升;尽自己的一份力维持班级的卫生,就很有可能使班集体成为“卫生模范班”,如果每个同学都这样,学校也会变得干净漂亮,我们在其中学习、生活也会心情舒畅;平时坚持锻炼身体,就可能在运动会上一展风采;帮同学讲解问题,也许会使自己有新的发现;在家中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也许会锻炼自己独立能力??

关于习惯的小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今后入小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条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底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习惯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影响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学校的、孩子自身的,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综合影响着孩子的良好学习习养成。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高分;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些习惯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坏习惯,终会带来危害

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究竟是什么给小和尚的一片好心带来害人害已的结果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别人剃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个小小的坏习惯害了他。虽然这个故事有几分夸张,我们也不可能会是一个为别人理发的小和尚。可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的坏习惯呢?比如:随地吐痰、随意骂人、说脏话、随手乱扔垃圾、经常大声喧哗、在楼道里追逐打闹、自习课上说话等,如果有,它们迟早会给你带来或大或小的麻烦。这个故事再一次告诫我们: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是很小的,也不容易改掉,最终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想管住自己为什么管不住呢?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师与他年轻的学生一起在树林里散步。教师突然停了下来,并仔细看着身边的4株植物。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经算得上挺拔的小树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盘踞到了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然枝叶茂盛,差不多与年轻学生一样高大了;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树,年轻学生几乎看不到它的树冠。

老师指着第一株植物对他的年轻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年轻学生用手指轻松地拔出了幼苗。

“现在,拔出第二株植物。”

年轻学生听从老师的吩咐,略加力量,便将树苗连根拔起。 “好了,现在,拔出第三株植物。”

年轻学生先用一只手进行了尝试,然后改用双手全力以赴。最后,树木终于倒在了筋疲力尽的年轻学生的脚下。

“好的”,老教师接着说道,“去试一试那棵橡树吧。”

年轻学生抬头看了看眼前巨大的橡树,想了想自己刚才拔那棵小得多的树木时已然筋疲力尽,所以他拒绝了教师的提议,甚至没有去做任何尝试。 “我的孩子”,老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的举动恰恰告诉你,习惯对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

故事中的植物就好像我们的习惯一样,越根基雄厚,就越难以根除。的确,故事中的橡树是如此巨大,就像根深蒂固的习惯那样令人生畏,让人甚至惮于去尝试改变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习惯比另一些习惯更难以改变。这一点,不仅坏习惯如此,好习惯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一旦好习惯养成了,它们也会像故事中的橡树那样,牢固而忠诚。在习惯由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习惯被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存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它们也越来越像一个自动装置,越来越难以改变。

一、学习好习惯。

⒈提前预习 。 ⒉专心听讲。 ⒊爱提问题 。

⒋及时改错 。 5.仔细审题。 6.认真书写。

二、做人好习惯。

⒈心态积极。 ⒉孝敬老人。 ⒊勤俭节约。

⒋持之以恒。 ⒌充满自信。 ⒍守时惜时。

⒎诚实可信。 ⒏不给别人添麻烦。 ⒐善待他人 。

三、礼貌好习惯。

⒈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⒉使用礼貌用语。 ⒊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

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 ⒌礼貌待客 ⒍不乱翻别人的东西。

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⒏在公共场所要安静。 ⒐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四、卫生好习惯

⒈饭前便后洗手 。 ⒉早晚刷牙。 3.常换衣服常洗澡 。

4.不随地吐痰 。 5.不乱扔垃圾。

五、饮食好习惯。

⒈定时定量。 ⒉细嚼慢咽。 ⒊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 。

⒋爱惜粮食 。 ⒌不挑食、不偏食。 ⒍少吃零食。

⒎不边走边吃。 ⒏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⒐不吃不合格食品 。

六、阅读好习惯。

⒈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⒉手不释卷。 ⒊专心致志 。

⒋做摘抄画重点。 ⒌读、写、思相结合。 ⒍善于使用工具书。

⒎姿式正确 。 ⒏善于交流心得。 ⒐爱护书籍。

七、安全好习惯。

⒈遵守交通规则。 ⒉不玩火。 ⒊不逞能 。

⒋遵守公共秩序。 ⒌不急追猛跑。 ⒍右行礼让。

⒎有自护意识。 ⒏不做危险动作。⒐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