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969a8a0242a8956aece42a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摘 要]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价值性四个方面特点。近年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了依法保护、传承保护、项目保护等工作。湖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不尽人意。文章在文化强省背景下,研究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将为湖南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漫长历史中人类的精心创造,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时代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资源成为联系民族感情与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湖南省处于长江中游,大部分地域位于洞庭之南,湘江母亲河贯穿南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与特别魅力的“湖湘文化”。再加上境内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世世代代居住,使得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如,湘绣、土家织锦、苗家歌谣、花鼓戏等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水平,实现湖南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基本特点

有民俗学者总结了湖南省的五大文化圈:湘北洞庭文化圈、湘东至湘南的湘江文化圈、湘西北武陵文化圈、湘中梅山文化圈、湘西南雪峰文化圈。这五大文化圈中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湖南独具特色、多姿多彩、巧妙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蕴涵着珍贵的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科学价值。

总的来说,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多样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就有99项。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很广,按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等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可以涵盖以上各种类型。二是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显示独有的区域特点和历史记忆。如在土家族的“社巴日”祭祀大典中,仍然存在有原始形态的戏剧“毛古斯”的遗存,学者们称其为原始戏剧的“活化石”。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女性文字,被誉为“天书”。三是具有丰富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仅就民间音乐而言,就有桑植民歌、湘西州土家族打溜子、湘潭县青山唢呐、怀化辰溪县的茶山号子、新化山歌等。四是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同理,湖南可贵的“活化石”,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民族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为历史研究开辟新的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等等。

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