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论述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古代汉语论述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c38add767f5acfa0c7cd6c

论述题: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条件有哪些?举例说明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另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或主语。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二)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所”字是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名词放在“所”字后边也就活用作动词,“罾”本是一种鱼网,“所罾”就是“所网到的”,同样,“所”字后边的形容词也变为动词。

(三)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穷”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四)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论贵粟疏》 “不”是副词,“农”活用为动词。

(五)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高之,下之,小之,巨之,不外是矣。 《荀子·儒效》

“高、下、小、巨”是本是形容词,都活用作动词,后面带了代词宾语“之”。 (六)名词后边带介词结构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驻扎,“于庐柳”是介宾短语,作“军”的补语,表示地点。

(七)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例句中方位名词“东”用“而”连结,活用作动词。

二、什么是被动句?其形式有几种?请举例说明

被动句: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 被动句的类型:

A、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所谓意念被动句,即无标志的被动句,是在形式上没有任何标志,只是意念上的被动。识别的方法要依靠语言环境和历史背景,这种被动句有如下两种情形:

1.可以从句意上来确定的被动句。例如: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两句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2.必须从别的角度来考虑、确定的被动句。

这类情形若仅从词句的意义上还分辨不出,而必须从别的角度,如方言角度、伦理的角度、训诂的角度等来考虑,才能肯定其为被动是主动。这类情形较少,但也不能不予注意。例如: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孟子》)

这里的“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小役大,弱役强”四句话,都是被动句,而形式却是主动的。这可以从天下有道、无道上来考虑这里所谓“道”,是孟子———儒家的道。按孟子的思想,天下有道时,则德之小者役于德之大者,贤之小者役于贤之大者,这才是正常秩序:凭德、贤之大小。天下无道之时,则是凭力量,凭强弱,所以,力之小者、弱者,役于力之大者、强者,儒家是反对这种秩序的。必须这样来理解,才合孟子———儒家思想原意,而不能单从字面上、句式上去考虑。由此可见,判定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有时须从学术思想上来考虑。 B、形式被动句

所谓形式被动句,即有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在谓语动词的前后用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来标志和助成被动。常有如下几种情形:

1.“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例如:

晏子聘于鲁。 (王充《论衡·知实》)

就动词“聘”来说,主语“晏子”是被动者,即“被聘”的对象; “鲁”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它是靠介词“于”引进来的。

2.“为??所??”

这种被动句是用“为”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把“所”字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所”字的指代作用已经弱化,“所”成为一个符号,可有可无。这种用法的“所”字不能译出。

“为??所??”是由被动式“为”字句发展而来的,这种句式主要是强调了动词。例如:

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这个句子中,就动词“禽”来说,“二子”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这个主动者是靠介词“为”引进来的,“为”可译为“被”。“所”字用在动词“禽”之前,指代动词涉及的对象(即被动者),这种指代作用已经弱化,因而也不能译出。

在这种被动句中,有时只用“为”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动词前不用“所”字指代这种用法的“为”字都可译为“被”。例如: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在这种只用“为”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中,有时这个主动者隐而不提,这时介词“为”只表示被动。例如:

(1)父母兄弟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例(1)中的动词是“戮没”,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谁戮没)并未出现。 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也译作“被”。例如: (1)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例(1)中的“为”、“所”紧紧相连,放在动词“虏”的前面,表示被动。 3.“见??于??”

这种被动句是在动词前面加“见”字表示被动的,同时在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主语“吾”是被动者,在动词“笑”之前加“见”字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作“被”;在动词“笑”之后用介词“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大方之家”。

如果主动者是不必言明或不可言明的,便可只在动词前面加“见”表示被动,即“见”从不直接用在主动者的前面。如果需要指出主动者,则必须用介词“于”引进。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上述例句中“见”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未出现。这种情况的主动者通常是不可言明或不必言明的。

4.“被”字在汉代已经发展为表被动的词,在文言文中偶有所见。例如:

[晁]错卒以被戮。(《史记·酷吏列传》)

“被”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这种句式与现代汉语中的句式基本上相似,但在古汉语中却不常见。

三、什么是古汉语的倒装句?主要有几种形式?举例说明

倒装句:

古今汉语的词序不一致的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2、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3、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A、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如上所述,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

(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B、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