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黄龙镇英烈与襄阳十大历史名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襄州区黄龙镇英烈与襄阳十大历史名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005c844693daef5ff73d24

谢耀武 谢耀武,1887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黄龙垱蓝家村。幼年读私塾,后毕业于襄阳武校。因家境贫寒,弃学务农。 1921年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1925年因不满国民党右派统治,从国民党军队解甲归田。1925年冬在黄龙东乡泰山庙组织成立了农民武装组织――“万枪会”,消灭了经常在当地为非作歹的土匪头子“大铜锤”和“小铜锤”。1926年8月,他毅然投入革命行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逐步把“万枪会”变成我党领导下的一支秘密农民武装。1930年5月29日,奉中央军委长江局办事处的指示,鄂北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他任副师长。1931年1月至3月,国民党当局调集14个团的兵力,先后三次对“襄、枣、宜、钟”苏区进行“围剿”,红军伤亡严重,苏区沦陷。1931年4月8日,他率部撤离,行至枣阳官庄时遭敌包围。由于寡不敌众,敌军破寨而入。在这万分危机关头,他一边下令突围,一边亲率小分队进行掩护,不幸腹部中弹,仍坚持指挥战斗,与主力部队一起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但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

- 3 -

赵岐周(1899-1950) 又名文宣,字凤章,黄龙周湾村人。幼入黄龙江西会馆学堂,随进步教师张百方读书。1926年投身革命,利用群众结社之便,在黄龙南乡组织“万香会”,被推为社长,1928年4月16日,率领“万香会”会员,与谢耀武等率领的群众武装,用仅有的“两条半枪”在黄龙垱举行武装暴动,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回到襄阳,任中共黄龙区委书记,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历任中共襄(阳)枣(阳)宜(城)县委委员,枣阳县七房区委书记,枣阳县委宣传部长等职。1941年,任中共枣阳县委书记,8月,调任鄂豫边区中共随(县)、枣(阳)地委秘书长。1946年带病参加中原突围,随军转战到山西晋城,1947年任新西军第五师山西留守处秘书科科长。建国后,任襄阳地区行政公署秘书长,不久病逝,遗体安葬在襄阳烈士陵园。

- 4 -

朱佑文(1903-1933) 出生于黄龙垱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6岁入私塾读收,后入本镇江西会馆学堂。 1924年考入湖北省立第十中学,在校学习期间,受校监谢远定(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影响,毅然背叛自己的家庭,投身革命运动之中。1926年经孙孝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同老师张百方(共产党员)在黄龙建立中共鄂北支部,朱担任书记,一面开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一面教育改造黄龙一带的“红枪会”和“万香会”等群众武装,使之掌握在党组织手中。 1927年春,同谢耀武、张百方等人召开群众大会,成立黄龙农民协会,襄东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1930年7月任襄阳县苏维埃政府党代表,兼外交工作,先后建立了4个区政府和29个乡政府,使苏区呈现一派新气象。1931年5月鄂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朱佑文掩护临时省负责人转移,由于叛徒出卖,行至张家湾时被捕,1933年1月,遇害于汉口码头。

- 5 -

王明鹤 黄龙胡家咀村人。l 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襄东一区苏维埃主席,执行分社地任务。1932年2月,担任豫鄂边临时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兼社会保养委员会主席。5月,由于国民党军队“围剿”,省苏维埃政府解体,王任临时省苏区代表团代表.因叛徒鲍大山出卖,在枣阳县沈家冲被捕。1933年1月在武汉研口码头被杀害。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