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丰台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丰台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35f38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c8

丰台区2019年初三毕业及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2019. 04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四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阅读同学们整理的“走中轴 ”专题学习资料,按照要求完成第1-5题。

1.阅读下面介绍“中轴线”的短文,完成(1)-(3)题。(共7分)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从永定门至天桥,道路东侧是天坛,西侧是先农坛,北端是天桥,这里体现的是皇家的祭祀文化,整体氛围肃穆宁静。过了天桥,向北至正阳门这段路是著名的前门大街,也是前.门商圈的中心。在明代,前门大街的东侧是肉市、布巷子,西侧是珠宝市与粮食店街,相对永定门内的肃穆与宁静,这里 ① ,热闹无比。前门以北,在明清时期是中央衙署和皇城所在,而今是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和辉煌故宫。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里有经历六百余年风云变幻天安门,也有见证新中国成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与毛主席纪念堂。历史既在这里层积,又与现实融汇交集。

与天安门南北相对的是地安门,在地安门与鼓楼之间是兴建于大都时代的万宁桥,其下是通惠河,西北是建于唐朝的火神庙,西侧的是什刹海。有人说,这一片地区蕴藏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蔡元培、鲁迅、冰心、老舍、田间、郭沫若、萧军、杨沫、张中行、吴冠中……他们或者曾长久居住在此,或者曾短暂逗留于此,却都难以忘记这里的 ② 。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做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脊梁(jǐ) 氛围(fēn) “化”的第三笔和“万”的第三笔都是撇 ..B. 脊梁(jǐ) 氛围(fèn) “化”的第四笔和“万”的第二笔都是撇 ..C. 脊梁(jí) 氛围(fēn) “存”的第五笔和“涵”第五笔都是竖钩 ..D. 脊梁(jí) 氛围(fèn) “存”的第六笔和“涵”第七笔都是竖钩 ..(2)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人声鼎沸 ②浮光掠影 B.①人声鼎沸 ②天光云影 C.①车水马龙 ②天光云影 D.①车水马龙 ②浮光掠影

(3)学生会开展“走中轴”活动,路线是从永定门到故宫。作为学生会宣传委员,请你结合上面的短文向同学们介绍这一段中轴路上文化景点的特点。(要求:用“既……,又……,还……”的句式。)(3分)

2.书法作品的落款是指在作品的一角留下作者、日期、地点等。落款的书体讲究“文古款今”,意思就是说正文书体的出现时间应该早于落款书体的出现时间。例如,楷书作品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但不能用隶书落款。下列四幅书法的正文和落款的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正文: 落款: B 正文: 落款: C 正文: 落款: D 正文: 落款: 3.同学们整理了北京老字号“六必居酱园”的一则材料,请根据材料,补全对联。(2分) “六必居”属于特色命名,以制作遵循的要求为命名依据。老板规定了六个“必须”:

“黍稻必齐”(粮食原料必须备齐)、“曲蘖必实”(必须按配方如实投料)、“湛之必洁”(浸泡酒曲必须洁净)、“陶瓷必良”(酒器必须优质)、“火候必得”(操作必须掌握适度)、“水泉必香”(必须用上好泉水),这种严格的制作要求不仅成就了六必居在顾客心中的良好信誉,更筑就了老店近500年的辉煌历史。

六必居的酱菜,工技精湛、酱味浓郁、咸甜适度,清代被选作宫廷御品。遵循古法,讲求信誉,让六必居成为全国酱腌菜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①【蘖】niè本意是指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引申义是生芽的米。

上联:黍必齐,曲必实,湛必洁,瓷必良, ① ,水必香,京华古都传统, ② ,居家旅行,懿哉君子;

下联:味斯淳,气斯馨,泽斯清,质斯正,形斯雅,品斯精,嘉靖年间风骨,斯承斯盛,佐餐助酌,莞尔佳宾。

4. 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共3分)

顺着景山后街往鼓楼走,在地安门内大街路东,有一条慈慧胡同,当年叫慈慧殿。胡同里的3号,也就是今天的9号,是朱光潜的家。上世纪30年代中期,每个月总有一天,总有一群新诗人在这里聚会。北大有冯至、周作人和何其芳等人,清华有朱自清、俞平伯和李

健吾等人,此外还有林徽因。大家齐聚于此只为一件事:读诗!因此,这个聚会就叫“读诗会”。

大家发挥各自特长,尝试以各种语言或各种形式进行诵读:俞平伯尝试填词唱曲似的吟唱,朱佩弦使用中国语体的朗诵;擅法文的、德文的、英文的用不同语种操练。最有趣的是,朱光潜、俞平伯、林徽因还试着分别用安徽腔、浙江土腔和福建土腔来读诗。最后大家发现,读诗会上最成功的却是读散文——读徐志摩的《落叶》、朱自清的《 ① 》、 ② 的《济南的冬天》等等。

(1)根据上下文关联看,划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改正。(1分) 改正:

(2)文学常识填空:《 ① 》 ② 。(2分)

5.下面是同学们对名家散文中语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害羞”一词赋予夕阳下的薄雪以少女的神态、心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雪在夕阳照射下显出娇羞的神态。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卧”字赋予了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将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雪过后小村庄淡雅的景色。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突出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急切和喜悦的心情。

D.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已萌芽的情景。“钻”字表现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6.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 ”两句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第9-11题。(共7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的?(3分) 答: 10. “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意象。诗人借“落花”或表达伤春惜时,或表达离别愁苦……下列诗句中,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样,借落花来表达离别之苦的一项是( )(2分)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1.“重情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中就有很多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诗:①“ , ”②“ ”(允许有2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使用9、10两题中已出现的诗词不得分)(2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7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 香远益清/冰清玉洁 ....B.亭亭净植/ 窗明几净 ..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 ..

斯是陋室/逝者如斯 ..

鸿儒白丁/真相大白 ..

何陋之有/孤陋寡闻 ..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理解:很多人喜爱牡丹,它不像菊花不易被人发现,也不像莲花花香清淡,牡丹花香浓郁,价值高,是人人都喜爱的富贵之花。 【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理解:写陋室内外之景,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然春意。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 【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理解:作者非常厌恶官场上、宴会上的嘈杂的音乐,喜爱陋室中安适、悠闲的生活,于是抛弃繁杂的公务,安享陋室中没有喧嚣的生活。

14.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三位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链接材料】(3分)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答: 三、名著阅读(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