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428cfb04a1b0717fd5ddb1

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观察和思考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新现象和新特点,学会辨析和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错误。

6.认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学习对语句的锤炼,在表达的过程中,注意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追求语言表达的创新和思维的创新。

7.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学会用现代化手段处理语言文字,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收发电子邮件,制作个人网页和多媒体电子演示文稿。

8.本系列可以开设若干选修课程,如:《语言文字专题》、《语言文字规范化》、《演讲与辩论》、《自然科学论著选读》。

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2.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性的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借助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知道作者情况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了解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5.联系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有意识地验证、借鉴、运用所读论著的观点、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6.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开展专题讨论和研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7.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剖析。

8.本系列可以开设若干选修课程,文化论著选读方面,如:《中外文化论著选读》、《先秦诸子论著选读》、《文化论著专书精读》(包括《〈论语选读〉》、《〈孟子〉选读》、《〈老子〉选读》、《〈庄子〉选读》、〈〈〈孙子〉选读〉〉、《〈荀子〉选读》、《〈人间词话〉选读》、《〈歌德谈话录〉选读》等);文化问题探究方面,如:《中华文化寻根》、《民俗文化专题》、《社区文化专题》。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9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地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研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其目标。

(三)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

学习需要独立,也需要合作。今天强调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群体学习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

(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

10

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

教师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积极而慎重地规划、开设选修课,用好用足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必修课程内容的组合和教学实施。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学校可以根据必修课程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各个模块的内容,实施教学。

阅读与鉴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

1.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2.阅读实用类文本,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3.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4.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

11

5.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领略其艺术特色。了解古代诗词曲格律知识,只用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不列入考试范围。

6.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教师可适当点拨。教师对文言常识作必要的讲解,要注意“少而精”,重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7.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8.根据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向学生推荐难易程度相当、文化品位高的读物。

9.提倡分享与合作,鼓励开展多种活动进行阅读成果的交流,如写书评、读后感、角色扮演,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提高阅读能力。

表达与交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普遍的现代社会,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显得特别重要,其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成分。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在共同所处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互相尊重、善解人意、谈吐文雅等;重视在各种交际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教师应为学生的口语实践提供具体指导。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2.根据预定的写作目的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纸、期刊、文件、网络、影视、录像、录音、照片及口述记录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3. 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文字加工和简单的美术编辑,编成文集。

4.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电脑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5.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高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