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代诗词韵脚证明“梗、曾、通”同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用古代诗词韵脚证明“梗、曾、通”同摄-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45a1100740be1e650e9a52

用古代诗词韵脚证明“梗、曾、通”同摄

王义然

按照现代普通话读音,“梗”字和“曾”字,韵母都是eng,没有丝毫区别。因而,从汉语音节的要素构成上考察二者的韵类归属,无论是韵摄还是等的归属,都应当是完全相同的。

“通”字的读音韵母是ong,而ong这个韵母在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上,用注音符号ㄨㄥ标注其读音,与ueng的标注相同。这就是说,ong这个韵母的实际读音,可视为介音u与开口呼韵母eng的结合,等同于ueng。因而,“通”字的读音与“梗、曾”二字的读音,都含有相同的开口呼韵母eng。按笔者在《介音论》一文界定的韵摄概念,凡是在韵文中能同作韵脚一起押韵的字,都属同一个韵摄;区别此韵摄与彼韵摄的唯一标志,就是开口呼韵母(单纯韵母),凡是读音含有相同的开口呼韵母的字,都属同一个韵摄。据此可断言,“通”字与“梗、曾”二字应属同一个韵摄。只是“梗、曾”二字的读音不含介音,属于一等韵,而“通”字的读音含有介音u,属于三等韵。

看起来,问题并不复杂。但令人费解的是,被学界奉为至宝的《韵镜》按十六韵摄编制等韵图。十六韵摄中有一个“梗”摄、一个“曾”摄和一个“通”摄。这种划分虽然谁也没有讲出其中道理,但却迷惑了古今中外不少学子。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就通过对古代诗词韵脚的归纳,证明十六韵摄划分中的“梗”摄、“曾”摄和“通”摄本属同一个韵摄。让读者通过若干诗词押韵实例,看清《韵镜》十六韵摄划分严重脱离汉语语音实际的根本错误,洞悉传统音韵学附会《韵镜》错误的错误。

本文以《全唐诗》为基本研究资料,以先秦作品《诗经》和《楚辞》作辅助。所使用的证明方法是简单枚举归纳法。具体论证步骤是:1、收集用“梗”字作韵脚的诗篇,归纳属于“梗”摄的汉字;

1

2、收集用“曾”字作韵脚的诗篇,归纳属于“曾”摄的汉字;3、收集用“通”字作韵脚的诗篇,归纳属于“通”摄的汉字;4、对“梗”摄字和“曾”摄字进行对比分析,用既属于“梗”摄又属于“曾”摄的字的存在,证明“梗”摄和“曾”摄本属同一个韵摄;5、收集用“通”摄字与“梗、曾”摄字同作韵脚的诗篇,用此类诗文的存在,证明十六韵摄中的“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以下是全部证明过程:

一、用“梗”字作韵脚的诗篇

在《全唐诗》中,用“梗”字作韵脚的诗作共四篇,全部列示在此:

1.1、卷390_12 【咏怀二首】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全诗韵脚依次是:

“陵、井、影、梗、顶”。

1.2、卷236_52 【苦雨忆皇甫冉】钱起

凉雨门巷深,穷居成习静。独吟愁霖雨,更使秋思永。 疲痾苦昏垫,日夕开轩屏。草木森已悲,衾帱清且冷。 如何游宦客,江海随泛梗。延首长相思,忧襟孰能整。 全诗韵脚依次是:

“静、永、屏、冷、梗、整”。

1.3、卷336_20 【秋怀诗十一首】韩愈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

2

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全诗韵脚依次是:

“凌、蝇、憎、棱、罾、能、警、永、猛、绠、幸、屏、景、冏、梗、骋、请”。

1.4卷222_8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杜甫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虽蒙换蝉冠,右地恧多幸。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紫绶映暮年,荆州谢所领。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 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 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并。 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 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 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

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全诗韵脚依次是:

“整、永、颍、省、黾、梗、境、幸、井、领、静 屏、省、鼎、境、并、骋、警、影、颈、岭、请、艇”。

1.5、卷39_9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陈子良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3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济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雍容入青琐,肃穆侍丹楹。 桂宫擅鸣佩,槐路独飞缨。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 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匈奴轶燕蓟,烽火照幽并。 天子命薄伐,受脤事专征。七德播雄略,十万骋行兵。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拔剑倚天外,蒙犀辉日精。弯弧穿伏石,挥戈斩大鲸。 鼓鼙朝作气,刁斗夜偏鸣。六郡多壮士,三边岂足平。 岭云朝合阵,山月夜临营。胡尘暗马色,芳树动笳声。 关云未尽散,塞雾常自生。川长蔓草绿,峰迥杂花明。 小人愧王氏,雕文惭马卿。滥此叨书记,何以谢过荣。

高山徒仰止,终是恨才轻。

全诗韵脚依次是:

“英、情、琼、名、衡、楹、缨、甍、盈、并、征、兵、城、旌、精、鲸、鸣、平、营、声、生、明、卿、荣、轻”。

此文属于一韵到底的篇章。韵脚中虽然未含“梗”字,但其中的“并”字与“梗”一起押韵,属于“梗”摄,故其他韵脚字也都属于“梗”摄。

以上五首诗所含“梗”摄不重复汉字:

“梗、陵、井、影、顶、静、永、屏、冷、整、凌、蝇、憎、棱、罾、能、警、猛、绠、幸、景、冏、骋、请、颍、省、黾、境、领、鼎、并、颈、岭、艇、英、情、琼、名、衡、楹、缨、甍、盈、征、兵、城、旌、精、鲸、鸣、平、营、声、生、明、卿、荣、轻”

二、用“曾”字作韵脚的诗篇

2.1、卷126_63 【韦给事山居】王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