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案苏教版必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案苏教版必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5ee839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5

3.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方式是光合作用。(×)

[提示] 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两种: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提示] 物质循环是往复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5.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6.若不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对物质循环过程中相关图解的识别

(1)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物类别”。再根据a→c判断:c为消费者,剩下的d为分解者。

(2)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及a有多个指出箭头,c有多个指入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a、b、d的箭头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3)图3——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及a有多个指入箭头,e有多个指出箭头判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

(1)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1.大气中的碳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简要叙述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提示] 物质变化是大气中的碳以CO2形式首先被C5固定形成C3,然后C3在ATP和[H]的作用下形成(CH2O)和C5;能量变化则是储存在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储存在(CH2O)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缓解措施有哪些?(至少写两点)

[提示] 温室效应主要与人类对化石燃料利用过度有关。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考查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

1.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圈的含碳量明显高于海洋中的 B.生物圈需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碳的补充

C.人类对能源的过度消费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 D.大气圈通过碳循环时刻保持着CO2含量稳定不变

C [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洋中的含碳量明显高于大气圈含碳量,A错误;碳循环是指在生物圈中的循环,因此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中的物质可以被反复利用,所以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碳的补充,B错误;由于人类对能源的过度消费使CO2释放量大于植物的吸收量,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C正确;冬季气温低,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减少,气温低,中高纬度的人们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CO2排放增多,故大气中CO2含量会随季节变化,而不是CO2含量稳定不变,D错误。]

2.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________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冬季。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A、B的________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E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____________,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________。

[解析] (1)题图显示:A、B、C、E均有箭头指向D,说明D表示大气中的CO2。A、D之间是双向箭头,A、B死的有机物可被C利用,说明A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进而推知:B是消费者,E为化石燃料的燃烧。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冬季旺盛,使夏季大气中CO2的含量低于冬季。(2)CO2被生产者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体内的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A所示的生产者、B所示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C所示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及E所示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则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因此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无机环境,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因能量流动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所以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取消“D→A”。

[答案] (1)D 低于 (2)呼吸作用 大于 (3)无机环境 取消“D→A”

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

3.如图为一个简化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对图中箭头的含义表述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碳元素从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 B.⑤可表示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回归无机环境 C.②表示能量在生物体之间单向流动

D.④和⑤可表示生物群落中能量的散失

D [读图可知,碳元素从二氧化碳变为有机物——①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A正确;能量在生物体之间单向流动——②③能量在生物体之间流动,C正确;生物群落中能量的散失——④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回归无机环境——⑤分解者的分解,B正确,D错误。]

4.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5

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D.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项错误;图1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项错误;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初级消费者D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C项正确;图2中的①和②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②/①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

1.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只有3个,没有“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 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 3.“相邻两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相邻两个生物个体”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狼应获得了1.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3.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逆转;生产者不能再利用散失的热能。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