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习题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公差配合与测量习题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81ca6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b

三、判断题

61. 孔、轴的加工误差愈小,他们的配合精度愈高。X 62. 配合是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V 63.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实际偏差的变动范围。X

64. “极限与配合”用于光滑圆柱体及和其它有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及连接。V 65. 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将它们装配在一起,就是过盈配合。X 66. 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应越小越好。X 67. 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基本尺寸愈好。X 68. 公差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X 69. 一般来讲,φ50 F6比φ50 p6难加工。X 70. 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X 71. 某尺寸的公差值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V

72. 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X

73.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一般选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V 74. 不经挑选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X 75. 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V

76. 图样上未标注几何公差的要素,其要素是一般机床加工就能保证的的公差要求。V 77. 互换性原则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X

78. 尺寸公差就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X

79.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V

80. 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V 81. 在相对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X

82. 只要量块组的基本尺寸满足要求,量块组内的量块数目可以随意选定。X 83. 一般相对测量比绝对测量的精度高。V

84. 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精度高。X 85. 绝对误差越小,测量精度越高。X

86.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明显对齐。V 87.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就是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的状态。X 88. 图样上未标注形位公差的要素,其要素无形位公差的要求。X 89.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是加工后形成的。X

90. 减速器端盖和箱体采用螺栓连接。端盖上均布的孔的位置要求满足可装配互换,孔的位置度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V

91.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其指引线即可与尺寸线对齐,也可错开。X 92. 评定形状误差时,按最小条件,用最小区域包容法。V

93.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明显错开。X

94.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就是实际要素处于最小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几何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V

95. 实体实效尺寸与作用尺寸都是尺寸和形位公差的综合反映。X 96. 通规通过被测轴或孔,则可判断该零件是合格品。X

97. 一般情况下,?40H7比?80H7的表面所选的粗糙度值小。V

98. 优先选择基孔制,所以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都采用基孔制。X

99. 精密坐标镗床的主轴轴承可采用2级高精度轴承。V

100. 一般情况下,?80H7比?80H6的表面所选的粗糙度值小。X

101. 在尺寸链线图中,与封闭环的尺寸变化同向的为增环。V 102. 通规、止规都制造成全形塞规,容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X 103. 光滑极限量规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V

104. 承受重负荷的滚动轴承套圈与轴(孔)的配合应比承受轻负荷的配合紧些。V 105. 矩形花键的的定心方式是小径定心,主要为了便于加工。V

106. 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总是使外螺纹的作用中径增大,使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减小。V

107. 国家标准规定,圆柱齿轮的精度等级有高到低划分为0~12个精度等级。V 108. 对一般的紧固螺纹来说,螺栓的作用中径应小于或等于螺母的作用中径。V 109. 普通螺纹的中径公差,既包含本身的单一公差,又包含螺距公差、半角公差。V 110. 齿轮的检验项目可以随意组合选择,但精度等级必须相同。X

四、 填空题

111.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零件( 几何量 )的变动量;其大小为( 正 )(正、负、零)。

112. 配合公差指( 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其大小等于( 孔公差和轴公差 )之和。

113. 孔轴三种配合指( 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当相互配合的孔轴需要定心精度高、传递一定的载荷、可拆卸时,应选用( 过渡 )配合。

114. 国标规定,圆柱齿轮的精度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 0~12 )个等级。普通切削机床采用( 8 )的精度等级。

115. 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01~IT18 ),共( 20 )级。

116. 国家标准规定孔、轴的基本偏差有( 28 )种,其中H为( 孔 )的基本偏差代号。

117. 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要求。即装配前和装配时,( 不需要挑选,修配 ),装配后( 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 118. 指出下列各配合类别:(1)Φ30H7/k6是( 过渡 ); (2)Φ30H7/u6是( 过盈 )。 119.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包括( 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 ),一般情况下,先选( 基准制 )。

没看

120. 极限偏差的数值可能为( 正,负,零 )(正、负、零)?,公差的数值

是( 正 )(正、负、零)。

121. 公差带的位置由( 基本偏差 )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 标准偏差 )决定。 122. 配合是指( 基本尺寸 )相同的孔和轴( 公差带 )之间的关系。 123.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包括( 尺寸 )精度、( 形位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 124. 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是( R5,R10,R20,R40,R80 )五个系列,它们都是( 等比 )数列。

125. 配合制指( 基本偏差一定的孔或轴与不同的轴或孔所组成的一种制度 ),国家标准规定了( 基孔和基轴 )两种配合制度。

126.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指( 车间一般加工条件下能够保证的公差 ),并规定了( 四 )级公差级别。

127. 测量误差是指( 实际测得值和真值的差别 );测量误差可用( 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 )两种误差表示。

128. 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三种误差,其中( 粗大 )误差是异常值,需要剔除的。 129.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 被测对象 )、( 计量单位 )、( 测量方法 )和( 测量精度 )四个方面。 130. 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 标称长度 )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制造 )误差。

131. 量块按级使用时分为( 五 )级,量块按等使用时分为( 五 )等。 132. 量块按等使用时,以量块的( 实际尺寸 )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检验 )误差。

133. 采用通用计量器具检测遵守包容要求的零件时,其验收原则为( 内收方式 ),验收极限是指( 从规定的上下极限尺寸非别向尺寸公差带内移一个安全裕度的大小来确定的极限值 )。

134. 最大实体状态是指孔和轴的( 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位于公差带内并具有材料量最多的 )状态,在此状态下的( 极限尺寸 )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135.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 保证配合性质 )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 保证装配互换性 )的场合。

136. 公差原则包括(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最大和最小实体和可逆要求 ),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采用( 最小实体 )要求。 137.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孔的( 最小 )?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轴的( 最大 )极限尺寸。

138. 公差原则指( 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关系 )的原则;需要保证可装配互换性的场合采用( 最大实体 )要求。

139. 几何要素即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 点,线,面 );要素按检测关系分(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

140. 形位公差带特征项目共( 14 )项,形位公差带的四要素是( 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

141. 方向公差带的特点是( 可控制特定的方向,综合控制形状和大小的特性 ),位置公差带的特点是( 可控制特定的位置,综合控制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特性 )。

142. 位置公差带具有确定的( 位置 ),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 形状,大小,位置 )的职能。

143. 评定形位误差采用最小条件法。最小条件指( 单一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为最小 )。

144. 形位误差是指( 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评定形位误差一般采用( 最小包容区域 )的方法。

145. 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有( 与理想要素比较,测量坐标值,测量特征参数,测量跳动和边界控制 )五大类。 146. 国标规定,平键的键宽和轴槽宽、轮毂槽宽组成( 松联结,正常联结,紧密联结 )三种性质不同的配合。一齿轮和轴联结,传递载荷较大,需要双向传递扭矩,该齿轮上所选平键为( 紧密 )联结。

147. 表面粗糙度标准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代号是( Ra ),轮廓的最大高度的代号是( Rz )。

148. 光滑极限量规是指( 无刻度的长度计量器具 ),按用途不同分为( 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规 )。

149. 用符合泰勒原则的量规检验工件,若( 通规 )能通过,( 止规 )不能通过,就表明工件合格。

150. 对于平键和半圆键,键和键槽宽配合采用( 基轴 )制,矩形花键联结采用( 基孔 )制。

151. 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 基孔 )制,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 基轴 )制。

1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为(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的最大高度和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一般优先选用(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参数。 153. 光滑极限量规按检验工件分为( 通规和止规 ),应( 成对 )使用。

154. 在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时实际操作者应使用( 工作 )量规;检验人员采用( 验收 )量规。

155. 向心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分为( 2,4,5,6,0 )五个精度等级;普通机床的变速和进给机构采用( 0 )级的轴承。

156. 螺纹旋合长度分为( 长,短和中等旋合 )三种?。一般情况下选( 中等旋合 )长度。

157. 螺纹代号M12?1?5h6h?L的含义为:( 公称尺寸为12,螺距为1,中径公差带代号为5h,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h,长旋合长度的内螺纹 )。

158. 螺纹的作用中径是指( 在规定的旋合长度范围内,恰好包容实际外螺纹或内螺纹的假想内螺纹或外螺纹的中径 );中径公差包括( 实际中径,螺距,牙型半角 )三项误差。

159. 齿轮传动要求有(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传动平稳性,轮齿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合理的侧隙 )四方面。 160. 齿厚极限偏差包括( 齿厚上偏差和下偏差 ),其中的一种极限偏差主要保证( 齿轮副工作的所需的最小侧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