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87b74a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a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给鲁迅先生讲故事的“长妈妈”与《阿长与(山海经)》中给鲁迅先生买来《山海经》的“阿长”并非同一个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而写成的,因此它和高尔基的《童年》一样都是自传体小说。

C.《水浒传》为我们讲述了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像“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打虎将”武松、“黑旋风”李逵等,都是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

D.《西游记》中,孙悟空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在“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这两个情节里,虽然被师父攆走,最后依然顾全大局,重回西天取经的道路上。

2 .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告罄无精打采儒雅励精图治 B.伦理刻不容缓急燥一筹莫展 C.筹划巧妙绝仑阴晦陈规陋习 D.恻隐闻名遐迩云霄涣然一新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成了我们班上的红人”与“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两句中的“红”字词义相同。

B.“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与“春天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他在家”与“他在家看书”两句中的“在”词性相同。

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与“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两句中的“骄傲”一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的有效制约。 B.孩子向家长倾诉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亲情沟通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C.无数的镜头在追逐、在捕捉,最吸引观众的却是那些浮光掠影般闯入视线的画面。

第 1 页 共 13 页

D.九九重阳登高时,极目远眺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爱国之情不由地在我心中激荡。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习惯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B.《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意大利文学家埃德加·斯诺。 C.《昆虫记》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法布尔。 D.《野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安石。

6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等地输送。 C.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武侯区簇桥簇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7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要塞(sāi) 锐不可当(dāng) 屏息敛声(píng) B.遏制(è) 畸形(qī) 殚精竭虑(dān) 深恶痛疾(wù) C.翘首(qiào) 辟谣(pì) 正襟危坐(jīn) 藏污纳垢(gòu) D.吹嘘(xū) 琐屑(xiè) 旁逸斜出(yì) 摩肩接踵(zhǒng)

二、现代文阅读

清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第 2 页 共 13 页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或为儿子,或欲纳妾;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然知识化了的男人,比不上普通农民那么能耐得住山村的寂寞生活,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但一般告诉,则不能算是“说春”。“说春人”之“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嗓子也好。还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说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P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在他自己,是一种个人价值体现的满足。所谓与人乐乐,其乐无穷。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早已断了音讯。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后者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

第 3 页 共 13 页

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啊!”我一时失语。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

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第 4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