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盾构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9bb4b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f2

沉降加大。

(8)控制好盾构姿态,避免盾构大幅度纠偏、上浮或叩头、后退现象的发生。 (9)针对高架桥及机场高速匝道,在盾构推进施工方面采取严密的控制措施(如出土控制、同步注浆、盾构姿态控制等)外,还需制定专门的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主要是实行巡视制度、预先做好跟踪注浆等的准备工作、跟踪做好交通疏解)。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工期重协调

(1)对于可能影响盾构正常掘进的建(构)筑物、端头加固、盾构始发准备等需要与相关单位密切协调,争取提前安排、提前完成,保证工期。

(2)做好工序的衔接,在地层不断转换过程中,要勤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根据前方地质情况,选择合适地点,采取有效措施,对刀具进行更换,避免盾构机非正常停机。

(3)保证盾构机及后配套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盾构机的有效掘进时间。 (4)做好各种协调,减少施工干扰,确保施工顺利。在施工过程,密切与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接触,随时掌握其进度,确保按时移交施工场地。

3、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防水的效果,是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耐久性和地铁运行安全,是施工控制的重点。主要对策如下:

(1)做好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质量要求、注意事项的交底,使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

(2)对每道工序按照工艺细则进行精心操作,严格检查,凡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坚决纠正,绝对不迁就。上道工序纠正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防水质量对施工进度一票否决。

(3)止水条粘贴时,保证基面无尘、无污染、干燥,以保证粘贴质量。管片吊运、拼装时注意保护管片表面免受碰撞,确保止水条状态完好。

(4)施工中严格控制盾构机推进姿态,减小分组油缸推力差,避免管片的错台和止水条脱落失效。

(5)盾构推进过程中保证同步注浆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浆液、注浆参数、注浆工艺,足量注浆,形成稳定的管片外围防水层。视需要及时进行二次注浆。 1.2.2 工程难点及对策

1、盾构机在多种地层及承压水水位较高的地层中掘进控制

盾构开挖面主要为粉土、粘性土及碎石土。粉土及粘性土层与碎石土层之间物理力

学性质差异较大,在施工时可能会引起上下两层排土不均匀,从而引起地层下沉,并造成盾构在线路上的偏离。

(1)调整盾构掘进推力、掘进速度等相关施工参数,既保持较高的刀盘转速和施工效率,又使刀具的磨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严格控制盾构机的姿态,保证掘进面与刀盘面的平行。发现掘进方向偏差超过允许值时,采用小角度渐近纠偏,加强对管片拼装质量的要求,保持好管片与盾尾之间的间隙。

(3)向开挖面注入泡沫或膨润土浆液,润滑和冷却刀具,改善碴土的可排性,提高掘进效率。

(4)掘进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注泡沫剂以减少刀盘扭矩,消除盾构旋转的外力因素,从而防止盾构过度旋转。

(5)对管片防水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防水材料眼要个按照规范粘贴。 (6)采用质量好的盾尾油脂,减小管片拼装连接的透水性。 (7)在拼装过程中及掘进过程中对螺栓进行复紧。 (8)备好海绵条、棉纱在盾尾漏水漏沙的过程中进行封堵。

2、下穿京山铁路桥、广渠门立交桥、东护城河、人行天桥主要应对措施

京山铁路桥与隧道位置关系

(1)京山线广渠门铁路框架桥位于北京二环广渠门立交桥和白桥大街之间,该桥由并列三座框架桥组成,从北到南依次为①号位单孔框架桥孔径为12米,②号为双孔框架桥孔径为2*15米,③号为单孔框架桥孔径为12米,中间两跨和边跨设有20cm宽

沉降缝。盾构隧道顶与铁路桥垂直距离为12.512m。

广渠门立交桥铁路桥墩、承台与隧道间位置关系

(2)广渠门立交桥在广渠路与南二环路相交处,广渠路在上,二环路在下,立交桥由主桥(包括快、慢车桥南北各两座),匝道跨河桥(南北两座)等六座桥组成。快车桥在上,慢车桥在下,均同时跨越最底部的二环路和护城河,组成了一个三层式立交桥。慢车桥位六跨孔径为18.5m的简支梁桥,每座桥长111m,快车桥全长214.2m,分为两个部分:中间部分为五孔跨径18.5m的斜交简支梁结构,两端部分为东西转盘。桥梁下部结构为T型墩身,厚0.7m,宽3~3.5m,基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1m,入土深度17~24m。慢车桥南北两侧设置人行梯道,南扶梯和慢车桥交角94.803°,北扶梯和慢车桥交角92.507°基础均为扩大基础,基础底面采用三七灰土换填。隧道与桥桩最近为11.24m,穿越人行梯道楼梯基础最小覆土12.9m。

(3)河道断面采用梯形复式断面,规划河底上口宽65米,河底高程31.96米,两侧二层台高为35.41米,二层台以下约为3米高墙,直墙内约有0.7米宽平台,平台内边坡1:4的斜坡至河底,隧道在右K11+300~365段穿越东护城河,结构外轮廓与河底最小净距为10.14米。

(4)区间在右K10+842处穿越本家润园人行天桥,线路从南北主桥桩中间穿越。 天桥主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D=1.2m,长18~28m。

右线隧道离桥桩水平净距离为5.92m。洞身范围地层为中粗砂、粉土及粉质粘土。

6.54m5.92m

应对措施:

(1)加强施工中人员配置,征调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

(2)密切监测重点建构筑物的监测点;在盾构穿越前,设定一模拟施工段(施工前50米作为试验段模拟施工参数),确定盾构施工参数和掌握规律;严格控制盾构的

超挖和欠挖,防止盾构前方土体的坍落或挤密现象,从而减小地基土横向变形;加强局部注浆管理,减少盾构通过后隧道外的建筑空隙;盾构机穿越后,根据实际测量的变形情况,及时对周围土体进行二次双液注浆加固。

(3)在下穿前仔细检查盾构机各构件的密封状况,以提高过桥安全性。保证配件供应和盾构机各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掘进速度,避免盾构机在河底作不必要的停留。并且及时调整盾构机施工参数,保持土压压力稳定,其波动值控制在10%以内,出土量控制在2%的误差范围以内,保证对土体的扰动降到最低。

(4)必要时组建盾构专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 (5)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构筑物的监测,经过高危地段时加密监测频率,做好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及时反馈结果,指导现场施工。

(6)分类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以避免对建/构筑物造成较大的影响和损坏。

(7)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快速安全通过。 (8)确保合理的同步注浆量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并在盾构穿过后对建筑物长期监测和跟踪注浆;

(9)对铁路提前加固区间范围内重要管线提前进行防渗处理及预加固,减小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