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心理学练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adf802bb68a98271fefa5f

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B 。

A.识记后不会遗忘 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C 。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C.及时复习 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5、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A 的影响。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C 。

A. 非常大 B 5——9 C 5——9个组块 D所有信息 7、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 ABCD 。

A 形象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E无意记忆 F有意记忆

8、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9、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D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10、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 B 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 110% B 150% C 200% D 200%以上

11、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识记叫做 B 。 A.机械识记 B.无意识记 C.重复识记 D.有意识记

12、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C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13、感觉记忆的容量是 C 。

A. 所有信息 B 5——9 C 5——9个组块 D非常小 14.识记内容主要是以(C)的表现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

A.话和图 B.情感和事例 C.表象和语词 D.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 15.瞬时记忆最明显的例证是(D)。

A.感知觉 B.幻觉 C.错觉 D.后像 16.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划分的保持量最小的记忆是(D)。

A.长时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短时记忆 17.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通过(B)来完成的。

A.延长记忆的时间 B.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量

C.增加记忆的内容 D.改变记忆的速度

18.从记忆的角度讲,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属(C)。

A.情感记忆 B.意义识记 C.无意识记 D.有意识记

19.学习后过两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刻测得保持量更高、更全面,这种现象属于记忆的(C)。

A.再认 B.重现 C.恢复 D.保持 20.填图题主要是通过(D)来完成的。

A.识记 B.重现 C.保持 D.再认 21.记忆保持曲线最早由(C)提出。

A.亚里斯多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2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进程是(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遗忘平缓 D.基本不遗忘 23.“张冠李戴”主要是记忆的(B)太差造成的。

A.敏捷性 B.准确性 C.持久性 D.准备性 16、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B)记忆

A.长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情绪记忆 D.短时记忆 四、判断题

1.记忆所反映的过去经验必须是个人经历过的事物。(Y)

2.记忆的表象既然是感知留下的映象,所以,它与直接感知到的同一事物的形象一样鲜明、完整。(N)

3.个体保存经验最简便、最经济的形式是语言逻辑记忆。(Y) 4.感觉记忆的迅速消失是因为刺激物迅速消失的缘故。(N)

5.短时记忆由感觉记忆发展起来的,所以,短时记忆比感觉记忆的保持量大。(N) 6.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信息的绝对项目数,而是其组块数。(Y) 7.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处理并不是长时记忆内容的唯一来源,但却是最主要的来源。(Y) 8.再认和重现的关系,犹如识记和保持的关系一样,是属于记忆过程中两个完全不同的基本过程或基本环节。(N)

9.无意识记的本质是没有记忆。(N)

10.由于无意识记表现出极大的偶然性和片段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防止无意识记的参与。(N)

11.在识记的保持过程中所发生的质和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都是起消极作用。(N) 12.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能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Y)

1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与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曲线。(Y)

14.不同性质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曲线只是众多曲线中的一条。(Y)

15.在材料难度、数量、结构形式相近的情况下,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的效果。(N)

16.学习刚好成诵以后,再花时间去重复,对保持来说,已无明显意义了。(N) 17.既然超额学习的量与保持量成正相关,所以,最佳记忆效益与超额学习的量成正比。(N)

18.衡量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必须综合考察一个人的各项品质。(Y) 19、天生的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N) 六、简答

1.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由哪些?

答:衰退说;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有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干扰是主要原因。 压抑说。

2.及时复习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答:遗忘曲线

3.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

答:(1)对原有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曾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事物过去被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 七、论述题

联系实际,试述在学习活动中如何防止和避免遗忘的产生

答:(1)复习要及时。(2)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复习时间。(3)采用多种方式复习。(4)采用尝试回忆与反复诵读相结合。(5)动用多种感官参与。

八、案例分析

一个学生背一篇课文,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朗读。在朗读到10遍时,他能一次完全背诵。到此,为了让自己记得更牢,他继续朗读了10遍。在他的观念里,即使能够背诵了,但朗读的次数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请分析该学生记忆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答:并不是朗读的越多就记得越牢固,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第五章 注 意

一、名词解释

注意:人的心理对某一对象或活动的选择性、指向性、集中型。(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的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注意的起伏:是有机体的节律性运动以及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而使注意强度发生周期性的不

随意动摇变化的过程。 二、选择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B 。

A、集中性和分配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2、注意是一种 A 。

A、独立的心理现象 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共同特征

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状态

3、“心不在焉,则黑白拓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B 。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4、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 C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范围 5、“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有条件的 C、无条件的

B、有可能的 D、特异功能

D、选择性和稳定性

6、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8、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B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9、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D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10、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C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1、下列哪个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点 A 。

A、强度 B、时间 C、空间 D、范围 12、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可以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 D 。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