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心理学练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adf802bb68a98271fefa5f

7.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将思维分为(d) a.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d.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8.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b) a.判断 b.定势 c.概念同化 d.功能固着 9.梦是—(d)———的一种形式。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无意想象

10.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是—(d)————。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1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B)。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想象所反映的内容是( D )。

A.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 B.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 C.现实生活中目前没有但将来会有的事物 D.包括以上所有的事物 1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 C )。

A.再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做梦 14.吴承恩构思“猪八戒”形象的过程属( D )。

A.表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5.开着的汽车突然停了火,司机要找出原因,首先还是靠(C)。 A.直观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D.创造思维

16.动机对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动机过分强烈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使(D )。

A.问题迎刃而解 B.问题不能解决 C.解决问题的效果呈上升趋势 D.解决问题的效果下降 1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 A)。

A.有分析无综合 B.有综合无分析

C.有具体无概括 D.有形象无抽象

18.教师讲课时,从教学原理出发,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向学生讲授,教师的这种思维方式是(C )。

A.创造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思维 D.辐合思维

三、填空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2.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的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无意想象最极端、最明显的例子是(梦)。

4.有意想象按内容的新颖程度、独立程度和创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5.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想),它可分为(理想)和(空想)。 6.工程师设计建筑物是(有意)想象中的(创造)想象。

7.(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在整个思维过程之中。

8.创造思维在行为的特征主要有(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流畅性)。

9、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其不同的运用又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10、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好坏的指标有(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四、判断:

1.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T)

2.由于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以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F)

3.我没到过大草原,但当我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却出现了大草原的情景,这自然是我创造想象的结果。(F)

4.梦是一种消极的无意想象。(F)

5.贯穿思维过程最基本的环节是概念。(T)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F)

7.在知觉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会因知觉的距离、光亮等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T)

8.“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激情状态的表现。(F) 9、“鲸不是鱼”这是思维“推理”的表现(T)

10、想象与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不来源于客观现实(F) 11、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F) 五、简答题

1.思维与感知觉有何异同?

答:思维与感知觉同属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不同的是从反映内容看,感知觉反映的

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部规律性;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应,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联系: 感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人类思维有什么特征?

答:思维的针对性、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 3.问题解决有哪几个阶段?

答: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如何培养创造性想象?

六、论述题:

1、 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2、 联系实际,试述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第七章 情绪、情感

一、选择题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2.《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听到自己金榜题名,狂喜之下,竟然意识混乱,疯疯癫癫,这是(A)

的表现。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下来不属于人类四种基本情绪的是(B)。 A.快乐B.厌恶C.悲哀D.愤怒 4.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D)。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对祖国的热爱

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5.所谓 “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A)的绝好写照。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境

6.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B)。 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

7.人在快乐或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会产生快乐或悲哀感,这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B)。 A.感染性B.情境性C.两极性D.移情性

8.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 9.下列属于非言语表情的是(B)。 A.语调B.手势C.姿态D.表情 二、名词解释

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 反映形式。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心境:是一咱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 为时所产生的

一种情感体验。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三、判断

四、1. 激情可以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创造。 2.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