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全品二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学案练习限时集训专题(十五)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版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全品二轮复习配套课件配套学案练习限时集训专题(十五)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b8f209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7

专题限时集训(十五)

1.A [解析] 各种实验都必须有对照实验,但不一定是空白对照,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是自身前后对照,A错误。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自变量,也可能是无关变量,B正确。数据测量力求精确,所以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正确。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有可能与提出的假设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D正确。

2.A [解析] 变形虫切割实验中无核部分不能摄取食物,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A错误; 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后红绿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形成,首先经过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之后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可以形成新物种,C正确;食虫鸟数量增多抑制害虫增多,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二者数量相互抑制,共同进化,D正确。

3.C [解析] 高温、强酸、酶都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因此①②③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A项错误;加热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所以蛋白块a中的蛋白质分子比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B项错误;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对比体现出来的,处理相同时间,由蛋白酶催化形成的蛋白块b明显小于由盐酸催化产生的蛋白块c,因此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项正确;强酸可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所以将盐酸与蛋白酶、蛋白块混合,不能测定蛋白酶在此pH下的催化效果,D项错误。

4.B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为自变量,因变量是小鼠体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为了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

1

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综上分析可知,实验组处理为②①,对照组处理为②④,所以选B。

5.D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①②可以构成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触摸,因变量是拟南芥成熟个体的平均株高,第①组没有处理,是对照组,第②组是实验组,A错误;由于没有野生型自然生长的株高实验,因此②③组实验不能证明触摸是否对野生型成熟个体的株高有影响,B错误;该实验没有设置定期用X射线照射和触摸研究野生型成熟个体的株高变化实验,因此不能证明定期用X射线照射和触摸,野生型成熟个体的株高明显低于15 cm,C错误;由①②组实验结果可知,每天定时两次触摸,Cop9突变型成熟个体的株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每天定时两次触摸改变了Cop9突变型个体的基因表达,D正确。

6.D [解析] 为研究小鼠对某种新型细菌M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需要设置3组实验:①给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作为对照组;②将感染过M菌的小鼠血清注射到正常小鼠体内,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作为实验组;③将感染过M菌的小鼠T淋巴细胞注射到正常小鼠体内,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也作为实验组。

7.C [解析] 分析柱形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1 h后淀粉剩余量,温度、淀粉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等为无关变量,A正确;pH为1时有淀粉水解,这是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的结果,过酸条件下淀粉酶将失活,B正确;分析柱形图可知,pH为3条件下和pH为9条件下淀粉剩余量基本相等,而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小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C错误;实验中用适量的H2O2和过氧化氢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更为科学,这样就可以避免盐酸对底物水解的影响,D正确。

2

8.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探究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是否施肥、土壤含水量三个,A错误;由图示曲线可知:与D点相比,B点的光照强度较弱,光合作用强度也较弱,因此D点比B点CO2吸收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大,B正确;根据图示,同一光照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在40%~60%时,施肥的效果明显,C正确;C点土壤含水量较少,光合作用强度较弱,因此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D正确。 9.(1)集群分布

(2)除不加入细菌A、B外,其余处理与甲、乙两组相同 第60天,植物X的平均高度增幅大于甲组,小于乙组,且差异显著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菌A、B均需从植物根部获取营养进行繁殖,说明两者在土壤中是集群分布的。(2)已知细菌A、B与植物X的种间关系是寄生或互利共生,为了判断两者与植物X的关系,应该增加一个空白对照组,即丙组应该除不加入细菌A、B外,其余处理与甲、乙两组相同。若丙组的结果介于甲、乙两组之间,即第60天时植物X的平均高度增幅大于甲组,小于乙组,且差异显著,说明两种细菌与植物X的种间关系不同。

10.(1)色氨酸 非极性

(2)直立 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从而不影响IAA的分布,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3)无(外源)乙烯 低浓度IAA 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

[解析] (1)生长素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非极性运输。(2)实验1中,由于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从而不影响IAA的分布, 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故幼苗直立生长。(3)

3

实验2结果表明,在无外源乙烯和低浓度IAA时,IAA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IAA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 11.(1)光照强度和是否喷施BRs

(2)A、C (或B、D) ATP和NADPH ([H]) (3)Rubisco酶活性和Rubisco酶基因表达量

[解析] 根据四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A组和C组或B组和D组是一组对照实验,A、B组是自然光照,C、D组是弱光组,可以发现弱光条件下,Rubisco酶活性相对值较小,表明弱光能导致番茄暗反应能力降低。A、C两组比较发现:弱光条件下,Rubisco酶活性相对值、Rubisco酶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和净光合速率相对值较小;但是C、D两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BRs,Rubisco酶活性相对值、Rubisco酶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和净光合速率相对值有所提高,因此综合A、C、D三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BRs可通过提高Rubisco酶活性和Rubisco酶基因表达量(或Rubisco酶活性和数量),从而缓解弱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是否喷施BRs。(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和C组或B和D组是一组对照实验,A、B组是自然光照,C、D组是弱光组,可以发现弱光条件下,Rubisco酶活性相对值较小,表明弱光能导致番茄暗反应所需的物质ATP和NADPH减少,进而导致暗反应减弱。(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C、D三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BRs可通过提高Rubisco酶活性和Rubisco酶基因表达量(或Rubisco酶活性和数量),从而缓解弱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