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全程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全程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f2678b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7

8.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XCl2O2O2H2O

A――→B――→C――→D――→E――→F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解析:选D 无机化合物涉及连续氧化的有S、N、C、Na,S→SO2→SO3;H2S→S→SO2→SO3;N2→NO→NO2;NH3→NO→NO2;C→CO→CO2;Na→Na2O→Na2O2。由B为气态氢化物,C为单质,可推测连续氧化是无机化合物的连续氧化,对照上面的连续氧化过程,可以知道B为NH3或H2S。进一步分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H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H2S。当X为强酸时,B为H2S,C为S单质,D为SO2,E为SO3,F为H2SO4,A中含有S。当X为强碱时,B为NH3,C为N2,D为NO,E为NO2,F为HNO3,A中含有NH4。所以A为(NH4)2S。C项中H2S、NH3与Cl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9.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平衡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 B.当3v(B)正=2v(C)逆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解析:选B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同为正反应速率,A项错误;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项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故容器内的压强一直不变,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

2-

13

C项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不变,D项错误。

10.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易溶于水;②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只能跟碱反应,不能跟酸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跟碱性物质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

B.①③⑤ D.①②④

解析:选B 像NH4HCO3、(NH4)2SO3等弱酸铵盐均可与强酸反应,所以④不正确;像NH4NO3

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和+5价,②不正确。

11.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 (CH3CH3===CH2)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石墨的硬度也大

解析:选B A项,钠的性质比镁活泼,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B项,有机物官能团决定化学性质,含有C===C键的有机物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不同,如CO2常温下为气体,SiO2常温下为固体。

12.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解析:选C 石灰、碳酸钠是碱性物质,能与酸反应,故可以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铝盐和铁盐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正确;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可溶性硫化物使Cu

2

+2+

、Hg等重金属离子转化成沉淀,C错误;用烧碱可与NH4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 13.某温度下,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SO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

++

(t)的变化如下表。在0~10 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

t/s SO2/(mol·L) A.v(SO2)=0.032 mol·L B.v(SO2)=0.050 mol·L C.v(SO2)=0.050 mol·L·s D.v(SO2)=0.032 mol·L·s

-1

-1

-1

-1

-1-1-10 0.82 5 0.40 10 0.32 15 0.28 14

?0.82-0.32? mol·L-1-1

解析:选C v(SO2)==0. 050 mol·L·s。

10 s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的资源

B.化学工业是污染的罪魁祸首,因此应当限制化学的发展 C.化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我们应当大力提倡使用 D.有机磷等杀虫剂效果好,但有一定的残留,所以使用时要慎重 答案:D

15.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4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解析:选C A项,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有CO3,错误;B项,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存在硫酸根或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错误;C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氨气,则溶液中一定有NH4,正确;D项,可能为BaCO3、CaCO3、MgCO3等白色沉淀,所以不一定为Ba,错误。

16.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 ) ①加成反应 ②聚合反应 ③酯化反应 ④中和反应 ⑤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

2-

2+

2-

2-

-1

解析:选D 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和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17.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与C2H4 C.C2H2与C3H6

B.CH4与C3H4 D.C2H4与C3H4

解析:选C 混合烃与氧气的体积比是1∶9,T>100 ℃,则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又因为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未变,所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nH4;但C2H2与C3H6的混合气体只有当二者的体积比为1∶1时,其平均分子式才符合CnH4,而题中是任意比例。

15

18.反应C(s)+H2O(g)结论中,能够成立的是( )

CO(g)+H2(g) ΔH>0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或

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v正减小而v逆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H2O(g)转化率增大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使体系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v正增大而v逆减小

解析:选B 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则

v正、v逆均增大,A不成立。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该反应的ΔH>0,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H2O(g)转化率增大,B成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混合气体的浓度不变,则v正、v逆均不变,C不成立。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v正、v逆均不变,D不成立。

19.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 O2O2H2OX――→Y――→Z――→A ①②③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D A项,若X为N2或NH3,Y为NO,Z为NO2,则A为硝酸,正确;B项,若X为S或H2S,Y为SO2,Z为SO3,则A为硫酸,正确;C项,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A为硝酸或硫酸时,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Y,浓硝酸和Cu反应不生成Y,且Cu与稀硫酸不反应,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正确;D项,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若为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也为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20.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 Cu与1 mol Ag2O的总能量低于1 mol Cu2O与2 mol Ag的总能量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Cu→Ag2O 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