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412139a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6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深为20cm的水。现将底面积为10cm2、高为20cm的圆柱体A用细线(足够长)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2N,在此基础上,在使升降台不断上升的过程中(g=10N/kg,水的密度为1.0× 103kg/m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圆柱体A的重力为1.2N

B.圆柱体A的密度为0.8×10kg/m

C.圆柱体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3×10Pa D.升降台上升的高度等于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

2.小光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密度 C.质量

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B.体积 D.都发生了变化

3

3

3

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

A.平面镜中的像 B.路灯下的人影

C.天空中的彩虹 D. “弯折”的铅笔

5.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

B.

C.

D.

6.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相互垂直,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玻璃砖的右侧射出,则经过两块玻璃砖的出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 )

A.平行

C.不平行,向下偏折

B.不平行,向上偏折 D.都有可能

7.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8.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C.倒车雷达帮助司机倒车 是( )

A.“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是汽化现象 C.“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是液化现象

10.在校园艺术节上,小强用钢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曲调宛转悠扬,令人心旷神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听到的乐曲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美妙的乐曲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按压不同的键盘时,钢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听到乐曲的音调不同 二、填空题

1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___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___.

12.把一个铁球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则铁球的体积是_____cm3,若将该铁球全部浸入盛满水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_____cm3,溢出水的质量_____8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

酒精

B.医生利用B超査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

9.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说法正确的

=0.8×l03kg/m3;ρ

=1.0×l03kg/m3)

13.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测量工具的熟练掌握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要求.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填字母符号),实验室中我们常用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4.如左下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______振动产生,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

15.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

16.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计算题

17.实验室需要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现配制了500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kg。 ①通过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 ②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18.由北京开往苏州的D315次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00km/h。北京到苏州铁路长约1200km,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假如列车在相邻城市之间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相同,求: 站名 到站时刻 发车时刻 北京 ﹣﹣﹣ 08:12 济南 10:51 10:59 南京 14:40 14:52 苏州 16:32 ﹣﹣﹣ (1)D315次列车由北京到苏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由于调度原因,D315次列车在从南京驶向苏州的途中需要在常州站临时停靠,在距离常州站8km的地方从最高时速200km/h开始减速,15:35到达常州站时刚好减速到0,15:38列车开始启动驶离常州站,行驶8km后再次达到最高时速,已知在进出站过程中,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最高时速的一半,则跟以最高时速直接通过常州站相比,列车因这次临时停靠大约耽搁多少小时? 四、实验题

19.小聪利用天平、量筒、水和烧杯来测量一块不规则且放不进量筒的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接下来应将游码移到______处,再适当调节天平的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如图甲所示; b.取出小石块,如图乙所示,将图所示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直到标记处,如图丙所示; c.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所示。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 cm。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

(5)这样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将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依据是______。 20.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

(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 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5)在图甲中,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