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及防控措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及防控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4886f9d172ded630b1cb6c3

风险表现及识别:

1、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回收计划,采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赢取政绩;

2、为掩盖已经形成的信贷风险,采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蒙骗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

防控措施:

1、调阅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看是否存在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的违规行为;

2、到户核对,了解贷户的还款及贷款情况,看是否存在以贷还贷、以贷还息或变相转贷行为;

3、按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4、对经营正常、担保合法有效的贷款,应采取展期或实行贷款重组,完善手续,化解风险。

5、查看是否存在贷款约期不合理的情况。

案例分析:

信用社向张某发放贷款3万元,其中用于偿还张某妻子名下贷款本金2万元,利息2千元。

(十一)对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风险点:

对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可能会出现冒名贷款、虚假抵押担保贷款、借款人或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条件等问题,导致信贷资金形成风险或损失。

风险表现及识别:

1、借款人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如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

2、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产权证明、虚假的他项权利证明、财务资料、股份制企业章程、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及虚假的婚姻证明。

防控措施:

1、营业单位应该设立身份证识别仪;

2、同借款人或抵押人全程办理抵押担保的有关事项;

3、到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验证其资料的真伪。

案例分析:

信用社向个体户李某发放贷款10万元,贷款方式为房产抵押,信贷员未一同到房产部门办理抵押登记,贷款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发现该房产早已变卖,他项权证为伪造,贷款出现风险。

(十二)发放多户贷一户用贷款

风险点:

发放多户贷一户用贷款,可能出现超承债能力贷款或借款人以非本人用款为由拒绝或拖延还款,使贷款形成风险。

风险表现及识别:

1、农户符合贷款条件,但事实上没有资金需求;

2、贷款额度超出经营项目资金和贷款用途的需求。

3、贷款用途和经营项目不符。

防控措施:

1、对贷款转借他人的,除按规定加罚利息之外,给予相应信贷制裁;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法律意识、风险理念和维权意识。

案例分析:

信用社向村民邓某等18名农户发放联保贷款50万元,农户贷出后转借给陈某购汽车搞运输,汽车肇事报废,损失较大,无力偿还贷款,贷款形成风险。

(十三)发放超权限贷款

风险点:

发放超权限贷款或化整为零变相超权限贷款,无法使上级信贷管理部门正确判断、识别和计量信贷风险。

风险表现及识别:

1、超过上级联社规定的审批权限发放贷款;

2、以企业的股东或以家庭成员等相关的人员分别贷款;

3、关联企业贷款。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