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493321ced630b1c59eeb5ac

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煤粉气流通过专门设计的煤粉浓缩(分离)器后,被分成煤粉浓度相差很大的浓煤粉气流和淡煤粉气流;形成风包粉的状态进行燃烧。对于直流式煤粉燃烧器,将各角燃烧器的煤粉气流(一次风)沿水平方向分成两股;靠近炉膛火焰中心为浓粉气流;背离火焰中心(靠近水冷壁)为淡煤气流;有的再向外是空气(二次风)。对于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将每个烧烧器的煤粉气流(一次风)沿径向分成两股:中间(靠近火焰中心)的为浓煤粉气流:周围的(背离火焰中心)的环形截面为淡煤粉气流:再向外是空气(二次风)。再依据锅炉的结构、燃用燃料、运行等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以达到良好的燃烧特性。

浓的煤粉气流,容易着火,稳燃能力强,再遇到高温条件,大大改善了煤粉着火条件。浓的煤粉气流着火后,自然会引燃其余煤粉。即使在很低负荷下,不投油也能稳燃,节约用油,提高了负荷调节性能和运行经济性。

浓的煤粉气流着火后,加强了该处的高温环境,为不断混入的淡煤粉气流的着火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燃烧器的相关结构也进行相应改造,加强了气流的扰动,始终保证对燃烧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空气量的供应。又由于着火的提前,燃烧时间充裕,燃烧效率高,有利于燃尽,提高了燃烧的效率,节约了燃料,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

低氧燃烧是控制固态排渣的煤粉炉产生氮氧化物NOX的重要条件。对于浓淡分股的煤粉气流,浓煤粉气流含燃料多、氧量少,偏离易于产生NOX的条件。配合正确的运行操作技术, 使主燃区内,始终处于低氧的条件下,因此抑制了NOX的生成。再与其他低NOX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的达到低NOX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

淡的煤粉和空气在背火侧,即靠近水冷壁处(包括燃烧器喷口),由于煤粉少,燃烧产生的灰渣也少。这里呈氧化性气氛,运行中使灰熔点升高,即使靠近水冷壁也不易结渣。特别对于灰分较多、灰熔点较低的煤的可靠运行,尤为重要。

同样,锅炉的水冷壁处于燃烧区的背火侧,这里是淡的煤粉和空气,即空气相对较多,呈氧化性气氛,有利于抑制受热面的高温腐蚀。特别对于燃用含硫量较高的燃料时,抗腐蚀性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采用此技术改造的锅炉,能成功地燃烧了烟煤、劣质烟煤、褐煤、贫煤和无烟煤。可以同时满足稳燃(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比改前降低15%—25%,即:无烟煤为45%—55%、贫煤为40%—50%、烟煤为35%—50%)、高效(燃烧效率高:飞灰可燃物含量比改前都有所下降,最大值达13%)、低污染(排放氮氧化物NOX量低:为300—800mg/m3,一般比改前下降30%—55%)、防止结渣和抗御高温腐蚀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口机组与采用本技术改造的燃烧器的运行效果相比

项目 电厂 机组 制造厂商 额定功率MW 煤种 燃烧器型式 布置 最低不投油负荷 % 飞灰可燃物含量 % NOX排放量 Mg/m3 结渣情况 高温腐蚀情况 黄台 7号 日 MHI 300 贫煤 直流 角式 55 720-1430 一般无 严重 进口机组燃烧器 岳阳 珞璜 1、2号 1、2号 英 法 BEL STEIN 362 360 贫煤 贫煤 直流 直流 W火焰 W火焰 61 15~20 1318 轻微 轻微 63 2~4 920 轻微 严重 采用本技术的燃烧器 青岛 焦作 1、2号 1~6号 上锅 300 贫煤 直流 角式 50 <2 715~756 无 轻微 哈锅 200 无烟煤 直流 角式 45~50 5.34 724~849 无 无 项目 电厂 机组 制造厂商 额定功率MW 煤种 燃烧器型式 布置 最低不投油负荷 % 燃烧效率 % NOX排放量 Mg/m3 结渣情况 高温腐蚀情况 进口机组燃烧器 衡水 西柏坡 1、2号 1、2 美加技术 美加技术 北京B&W 北京B&W 300 300 贫煤 贫煤 旋流 旋流 对冲 对冲 旋流 旋流 对冲 对冲 90.5~92.0 96.1~98.3 96.5~98.2 轻微 较重 一般 较重 采用本技术的燃烧器 黄岛 马头 1、2号 1、2号 苏T K 3 200 贫煤 双蜗壳 对冲 双蜗壳 对冲 91.6~96.9 570~635 无 无 苏T K 3 200 贫煤 双蜗壳 对冲 双蜗壳 对冲 90.9~98.7 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