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第四章文类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比较文学 第四章文类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4e1750aba1aa8114431d93e

《赵氏孤儿》、《窦娥冤》等等。二是期望伸张正义。如《岳飞传》,死后掌管南天门,亲自审问秦桧,后索命。《白蛇传》中的母亲彻底失败,而儿子却考中状元前来祭塔,母子相会。《宝莲灯》最终以劈山救母告终等等。“情通理不通。”

(四)文类实用批评研究,研究某种文类理论的实际运用。例如西方关于流浪汉小说的研究,就是典型的文类实用批评研究。(▲参阅陈惇

17

第183-185页)第一,流浪汉小说的基本特征。●人物形象,是流浪汉或者流浪女,出身微贱,父母不在,成为孤儿,或被人收养,或投靠主人。他们往往幽默诙谐,因此能应付各种环境,化险为夷,成为不倒翁式的人物。或者机智聪明,与昏庸无能的主人形成对比。之后,人生往往成功。●情节结构:以一个流浪汉(女)的一生经历贯穿始终,单线条发展,描写的事件多,之间的有机

18

联系不够,较为松散。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暴露社会的腐败、不合理。●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前后,以《小癞子》为代表,随后产生一批仿作。第二个阶段,18世纪,法国、德国、英国的作品多。第三个阶段,19世纪,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演变的轨迹:⊙第一阶段,主人公质朴单纯,干坏事迫

19

不得已,而第二阶段则圆滑,干坏事有相当的自觉性。⊙第一阶段,主人公干坏事没有犯罪感,而第二阶段则有了犯罪感,并愿意忏悔。⊙第一阶段,主人公形象缺乏立体感,而第二阶段则比较丰满,复杂。⊙第一阶段,情节结构较为简单,而第二阶段则较为复杂。⊙第一阶段,主人公出身贫寒,而第二阶段则身份有所提高。如《吉尔·布拉斯》的父亲是退伍军人。⊙第三个阶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