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读后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15c078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0

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哲学史上看,马克思之所以能发动一场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他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正确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实践唯物主义。用“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但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态,而是同一种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表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重在改变世界,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又是实践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观是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 “一体化”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生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