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 (讲透教材)11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 (讲透教材)11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71f57e783e0912a2162a77

馒 头 处 理 加 入 液 体 水 浴 温 度 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切碎、搅拌 2ml唾液 37度+ 切碎、搅拌 2ml清水 37度+ 整块不搅拌 2ml唾液 37度+ 切碎、搅拌 2ml唾液 0度或80度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实验中用刀片切碎馒头并搅拌的原因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__号与__号对比,证明 。 __号与__号对比,证明 。 __号与__号对比,证明 。

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⑤小结反思探究过程,总结失败或成功的需要(表达交流) 6.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由上表看出:消化的最主要场所是小肠;肝胆有问题的人怕吃油腻食物原因是胆汁分泌不正常,影响脂肪消化。糖类消化始于口腔;蛋白质消化始于胃;脂肪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 7.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定义:在消化道内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①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③小肠绒毛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绒毛内的吸收途径:

物 质 部位 过 程唾液麦芽糖(少量初步)淀粉口腔淀 粉胰液肠液胰液肠液葡萄糖淀粉小肠麦芽糖胃液胃 蛋白质 多肽(少量初步)蛋白质胰液肠液胰液肠液氨基酸小肠 蛋白质 多肽胆汁胰液肠液脂 肪小肠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 毛细淋巴管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毛 细血管维生素、少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血液循环▲其他部位的吸收:胃 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能同时被胃、小肠、大肠吸收的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

8.实验:观察小肠结构:实验中要将小肠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清水的作用是使绒毛彼此松散,伸展开来。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9.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科学论证:早餐占一天热能的30%;午餐占一天热能的40%;晚餐占一天热能的30%。

5

▲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把好“病从口入”关 10.消化系统识记图:

唾液腺口腔食道肝脏胆囊胃胰脏大肠小肠肛门

11.如右图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

乙丙甲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字母代表消化 道各器官,请回答: 100①甲曲线代表 消化;乙曲线代表 消化;丙曲线代表 消化。 ②A代表 ;D代表 ;E 代表 。

③食物主要主要被字母 代表结构消化; 营养物质主要被字母 代表结构吸收。 ④饭后立即剧烈运动对E有何影响?

A B C D E F G 。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七 下P37-P64)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取新鲜血液10毫升,注入放有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如下图现象:

①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该试管中血液出现的现象称为分层。②由此看出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③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是呈淡黄色液体。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各种废物等。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④红细胞英文缩写为RBC;白细胞英文缩写为WBC; 血小板英文缩写为PLT;血红蛋白英文缩写为Hb;

血液 6

▲三种血细胞比较表:血细胞 形 态 结构 大小 数 量 功 能 有关病症 红细胞 两面凹的 成熟时 最多 含血红蛋白 贫血 1212 圆饼状 无核 3.5×10 5.5×10 运氧99白细胞 颗粒状 有核 最大 5×10 10×10 吞噬病菌 发炎 保护人体1111血小板 形状不规则 无核 最小 1.5×10 3.5×10 促进止血 受伤流血 加速凝血 不止 ▲取新鲜血液10毫升,注入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如右图现象:①该试管中血液出现的现象称为凝固。这主要是哪种血细胞作用的结果?血小板②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的颜色呈红色,是因为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该物质的特点是①含有铁这种无机盐②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从而使红细胞具有运氧的功能。▲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出现贫血。贫血患者注意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血清血块

2.血量

▲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对身体没多大影响。所以义务献血每次最多不超过400mL。

▲如果一次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mL),则会危及生命。 3.血型(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可以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来鉴定,鉴定如下表:甲 乙 丙 丁A型标准血清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请你推测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甲 乙 丙 丁

▲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输血原则①一般情况下,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②紧急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O型-万能供血者;AB型-万能受血者。 4.血管▲动脉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指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指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①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腔最小) ②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壁最薄) ③血流速度最慢。 与毛细血管的功能:物质交换 相适应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平时看到的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进行药物注射和抽血需要找到的血管是静脉。 5.心脏

▲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一颗完整心脏的左和右?手捏心室的侧壁,厚的一边是左边。

7

▲心脏的结构特点:①心脏的4个腔: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②与心脏的4个腔分别直接相连通的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③心脏的瓣膜:有房室瓣 和 动脉瓣两种.血流方向: 心房 心室 动脉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④心脏的侧壁:室比房厚;左心室最厚。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心脏的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6.心率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平均为75次。脉搏指动脉的搏动。脉搏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左心室。正常人的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心率一样。脉搏的通常测量部位是腕部桡动脉。 7.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全部的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的循环流动。按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组织细胞处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毛细血管网二氧化碳等废物氧和养料组织细胞体循环结果: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氧肺泡肺循环结果: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动脉血指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流动脉血的管腔主要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流静脉血的管腔主要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同时进行;心脏汇合。 8.血压: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的测量部位是上臂肱动脉。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正常值为12~18.7千帕。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正常值为8~12千帕。

▲高血压指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主要症状:头晕、头疼、失眠、易疲倦。

预防高血压注意:①加强体育锻炼②控制糖和脂肪过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③不吸烟不酗酒。

9.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的流动

▲实验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絮 ▲方法步骤:

①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包裹起来,露出 和 。 ②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小鱼 平贴在培养皿上。

③将小鱼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讨论分析归纳)

二氧化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