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四章 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7755c158f5f61fb73666a1

算时只用到最近三次偏差,不需要累加误差,计算误差或精度对控制量的影响比较小。

(2)位置式PID控制器输出的是控制量的全量u(k),增量式PID控制器输出的是控制量的增量△u(k),使用相同的计算机,△u(k)比u(k)小很多,因此当控制器的输出产生误动作,增量式PID控制器对系统的影响比较小。当计算机出现故障,△u(k)为零时,系统仍然可以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与所需的位置差距并不太大,可靠性比较高。

(3)手动控制就是用人对系统进行控制,自动控制就是不需要人的干预,由计算机来控制系统。不论怎么控制,每次执行机构的变化都是△u(k),所以增量式PID控制器在切换控制方式时,不会对系统产生太大的冲击。

正是因为有以上优点,增量式PID控制器比位置式PID控制器的应用更为广泛。

4.4 几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和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是两种标准的PID控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工业环境、控制要求等各方面的原因,标准的PID控制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对PID控制算法进行改进。用计算机实现PID控制,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要求,对PID控制算法灵活改动,达到提高调节品质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

4.4.1 对积分项的改进

积分项的作用是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字长、系统的惯性、积分的饱和作用以及执行机构的性能等各方面的原因,在积分项的作用下,系统会产生较大的超调,其控制品质变差,因此必须对积分项进行改进。

1、 减小积分整量化误差的方法

由式(4-32)可知,增量式PID控制算式中的积分项为:

?uI(k)?kIe(k)?kpTe(k) (4-34) TI当采样周期比较小,积分时间常数比较大,由于计算机字长的限制,其运算结果有可能小于计算机的最低有效位,在运算的时候,积分项的输出就可能被计算机取整,当作零而舍掉,积分作用消失,产生误差。这种由于计算机取整而产生的积分项输出误差称为积分整量化误差,计算机字长的限制是产生整量化误差的原因。

例如,某字长为8位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采用增量式PID控制器,比例系数kp=1,积分时间常数TI=10秒,采样周期T=1秒,当数字量偏差e(k)=0.01,对应的积分项输出为:

?uI(k)?kpT11e(k)?1??0.01? TI101000此时积分项的输出小于计算机的最低有效位,计算机会把它当作零舍去,控制器的积

分环节就没起作用。只有数字量偏差增大到一定程度,积分项输出才能大于计算机的

最低有效位,积分环节才能起作用。积分整量化误差的存在势必使系统存在静差,必须予以消除。

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扩大计算机的字长,增加计算机的位数,提高运算精度。其实质是降低计算机最低有效位所对应的数据量,把计算机取整而舍去的部分保留下来。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选择12位字长的计算机,其最低有效位为1/4096,积分项的输出大于计算机的最低有效位,积分项被保留下来,起到累积误差的作用,从而消除系统静差。

(2)当积分项的输出小于计算机的最低有效位ε时,不要把它们当作零舍去,而是把它们一次次累加起来,直到积分项输出的数字量大于最低有效位,把整数作为积分项进行运算,小数部分作为下次累加的基数值。这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称为防止积分整量化误差的PID控制算法,其控制算式可以写成:

kTDT?u(k)?kp(1?)e(k)?a1e(k?1)?a2e(k?2)??kpe(i)

TTIi?0?a0e(k)?a1e(k?1)?a2e(k?2)??kpi?0?kTe(k)TI (4-35)

??a0e(k)?a1e(k?1)?a2e(k?2)?m(k)?uPD(k)?m(k)每次运算时,把积分项单独累加,根据累加结果,决定积分项的输出值,其流程框图如图4.14所示: 开始 计算m(k) Y Y m(k)>0? m(k)≥ε? N N △u(k)=uPD(k) △u(k)=uPD(k)-1 △u(k)=uPD(k)+1 输出△u(k) 图4.14 防止积分整量化误差的PID控制算法程序流程

2、 积分饱和及其抑制方法

(1)积分饱和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实际控制系统中,由于执行机构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约束,把控制变量及其变化率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即umin?u?umax。

如果计算机输出的控制量u在?umin,umax?范围内,那么系统就会按照期望的过程进行控制;如果控制量u≤umin或u≥umax,受执行机构的限制,虽然计算机有控制量输出,但是执行机构只能按照控制量u=umin或u=umax来运行,系统不会按期望的过程进行控制,由此将不能得到期望的控制效果。比如控制阀门的开度或直流电机的转速,阀门不可能无限的开大或关小,电机的速度也不可能一直加快或减慢,达到其极限值后,阀门的开度或直流电机的转速就不会再变化,这就是执行机构的饱和效应。

在位置式的数字PID控制系统中,大幅度变动给定值或者突然启动、停止时,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这些偏差经过积分项的累加,有可能使控制量超出执行机构的有限范围,不能及时按照控制量的要求动作,产生饱和效应,使超调量增大甚至振荡,影响控制效果,这种饱和现象是由积分项引起的,所以被称为积分饱和。

积分饱和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调节时间变长,过渡过程变慢,超调量增大,甚至产生振荡,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必须克服积分饱和对系统的影响,提高控制质量。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抑制积分饱和的方法。

(2)积分分离法

减小积分饱和的关键在于使积分项的累积不要太大。积分分离法的基本思想是:当偏差e(k)大于一定的阈值,就舍弃积分环节,进行PD控制,使累加的偏差和不至于太大;当偏差e(k)较小的时候,引入积分环节,进行PID控制,消除系统静差。这样,既保证了系统无静差,又使系统有足够的稳定性。

积分分离的PID控制算式为:

u(k)?kpe(k)??kI?e(i)?kD?e(k)?e(k?1)? (4-36)

i?0ke(k)?B时?1式中 ??? B为偏差e(k)的阈值。

0e(k)?B时?控制作用刚开始时偏差很大,采用积分分离法,积分环节不起作用,不累加偏差,

防止了积分项过大;当偏差进入阈值限定的误差带才开始累加偏差,有利于消除静差。即使系统进入饱和区,由于累积的偏差和较小,也能较快退出饱和区,减小超调,改善系统的输出特性。

积分分离的PID控制算法的程序流程图如图4.15所示。 (3)变速积分的PID算法

积分分离的PID控制中,当偏差比较大的时候,积分项不起作用,积分项前面的系数α=0;当偏差在阈值限定的误差带,积分项累加偏差,积分项前面的系数α=1,

开始

启动A/D转换,采集输出值y(k)

求偏差e(k)=r-y(k) 计算u1(k)=kpe(k)+kD[e(k)-e(k-1)]

Y e(k)>B?

N

计算u2(k)=kI∑e(i) 输出u(k)=u1(k) 输出u(k)=u1(k)+ u2(k)

图4.15 积分分离的PID控制算法的程序流程图

它对积分项采用开关控制,α是突变的。变速积分的实质是改进的积分分离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偏差的大小改变积分项的累加速度。偏差越大,累加速度越慢,积分作用越弱;偏差越小,累加速度越快,积分作用越强。在变速积分中,α是缓慢变化的,它对积分项采用线性控制,比积分分离的PID控制算法更优越。

变速积分的PID控制算式为:

u(k)?kpe(k)??kI?e(i)?kD?e(k)?e(k?1)? (4-37)

i?0ke(k)?A时?1?式中 ???(B?e(k))/(B?A) A?e(k)?B时

?0e(k)?B时?(4)遇限削弱积分法

这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一旦计算机输出的控制量进入饱和区,则停止增大积分项的累加,只进行削弱积分项的累加。具体作法是:计算控制量u(k)时,首先判断上一采样时刻的输出u(k-1)是否超过执行机构限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