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移动通信1-8章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哈工大移动通信1-8章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8230f4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0

于映射控制信道,C0也称为广播控制信道。

BCCH和CCCH共占用51个TS0时隙。尽管只占用了每一帧的TS0时隙,但从时间上讲长度为51个TDMA帧。作为一种复帧,以每出现一个空闲帧作为此复帧的结束,在空闲帧之后,复帧再从F、S开始进行新的复帧。以此方法进行重复,即时分复用构成TDMA的复帧结构。

TS0上RACH的复用

(2)SDCCH和SACCH在TS1上的复用。

下行链路C0上的TS1时隙用来将专用控制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上,上行链路C0

上的TS1与下行链路C0上的TS1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他们在时间上有一个偏移,即意味着对于一个移动台可同时双向接续。载频上的上行、下行的TS0和TS1供控制逻辑信道使用。

SDCCH与SACCH在TS1上的复用(下行) SDCCH与SACCH在TS1上的复用(上行)

(3)TCH在TS2上的复用

上行链路的TCH与下行链路的TCH结构完全一样,只是有一个时间的偏移。时间偏移为3个TS,也就是说上行的TS2与下行的TS2不同时出现,表明移动台的收发不必同时进行。

TCH的复用

4. GSM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 1 信道编解码技术:同时使用了分组码和卷积吗这两种差错控制编码。 2 交织编码技术:采用二交织的方法,信道编码后首先进行内部交织,再进行块间交织。

3 跳频技术

5. 位置登记:在MS接入GSM网络时,MSC根据客户发送的IMSI中的H1H2H3消息,

向该

客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送新的位置信息,更新MS的位置区别码。

MS非首次开机时的入网更新

6.漫游用户呼叫转移示意图:

7. 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不断向所在小区基站报告本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本小区基站判断是否应该进行越区切换。当满足越区切换条件时,基站向MSC发送越区切换请求,越区切换请求信息包括IMSI和新基站位置码。MSC立刻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若确认是否属于本MSC辖区的BS,MSC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空闲信道。VLR将找到的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MSC,而MSC将信道的频率值及IMSI经过本区的BS发送给MS,MS根据信道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BS释放原信道。至此,MS完成了一次越区切换。若环路核准不符,则BS重发,直到核准正确为止。

越区切换流程图:

8. 该波道组有三阶互调干扰。当选用无三阶互调波道组工作时,在占用的频段内,只能使用一部分波道,因而频段利用率低而且用的波道数越多,频段利用率越低。

第八章

1. 前向信道包括1个导频信道,1个同步信道,至多7个寻呼信道以及多个前向业务信道。

导频信道:用于传送导频信息,其作用为:①移动台通过此信道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捕获信道的定时信息,与之同步,并提取相干载波进行信号的解调。②移动台通过对周围基站的导频信号轻度进行检测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越区切换。

同步信道:用于传输同步信息,各移动台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同步捕获。同步信道在同步捕捉阶段使用,一旦捕捉成功,一般就不再使用。其数据速率是固定的,为1200b/s。

寻呼信道:其功能包括向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广播系统配置参数,在呼叫接续阶段传输寻呼移动台的信息向尚未分配业务信道的移动台传送控制消息等。

前向业务信道:是基站向移动台传送业务信息的信道。

反向信道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由周期为242-1的PN长码构成,用长码的不同来区分用户。逻辑信道包括接入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

接入信道:反向接入信道的作用是在移动台没有占用业务信道之前提供移动台至基站的传输通路。移动台使用接入信道发送非业务信息。接入信道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抢占同一个接入信道。

业务信道:主要用来传输业务信息,也可以用来传送辅助业务和信令信息。

2. Walsh码:对于前向链路:依据两两正交的Walsh序列,将前向信道划分为64个码分信道,码分信道与Walsh序列一一对应。Walsh序列码速率与PN码速率相同,均为1.2288mhz。前向多址接入方案由采用正交Walsh序列实现;一个编码比特周期对应一个Walsh序列。对于反向链路:Walsh序列作为调制码使用,即64阶正交调制。6个编码比特对应一个64位的Walsh序列。

短码:前向信道中,短码用于对前向信道进行调制,使前向信道带上本基站的标记,不同的基站使用不同相位的短码,从而互相区别开来。在反向信道中,短码用于对反向业务信道进行调制,作用与短码在前向信道中相同。

长码:前向信道中,长码用于对业务信道进行扰码(作用类似于加密)。在反向信道中长码用来直接进行扩频,由于区分不同的接入手机。

3. 对于前向链路:依据两两正交的Walsh序列,将前向信道划分为64个码分信道,码分

信道与Walsh序列一一对应。Walsh序列码速率与PN码速率相同,均为1.2288mhz。前向多址接入方案由采用正交Walsh序列实现;一个编码比特周期对应一个Walsh序列。对于反向链路:Walsh序列作为调制码使用,即64阶正交调制。6个编码比特对应一个64位的Walsh序列。

4. 远近效应是指当基站同时接收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由于两个移动台功率相同,则距离基站近的移动台将对另一移动台信号产生严重干扰。

功率控制分为上行功控和下行功控。

上行功控使各用户间相互干扰最小,克服远近效应。

下行功控可以避免基站向距离近的移动台辐射过大的信号功率,也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移动台进入传播条件恶劣或背景干扰过强的地区而发生误码率增大或通信质量下降的现象。

5.

切换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链路监测和测量,目标小区的确定和切换

触发,切换执行。

6.

软切换只能在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间进行。软切换能提高切换成功率,

但也会导致硬件成本的增加,占用更多的资源,当切换的触发机制设定不合理导致过于频繁的控制消息交互时,影响用户正在进行的通话质量。在软切换过程中,会同时占用两个基站的信道单元和Walsh码资源。软切换的前提是小区间使用相同的频率。

第九章

1. 3G的主要标准有:欧洲和日本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和中国的TD-SCDMA WCDMA的演进主要分为R99、R4、R5、R6和R7等几个主要阶段。

CDMA2000的主要演进途径:CDMAONE→(IS-95B→)CDMA20001X→CDMA20001Xev. TD-SCDMA的主要演进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