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检测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机动车辆检测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d680f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a

机动车检测中心、驾驶员考试场及驾驶员培训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确定项目选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

(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进行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

(6)从技术、生态环境各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项目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2.2.3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1)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优越

该项目建设地点地理环境质量较好,出入方便,项目的水电管线已铺就到位,四周无任何污染源,符合工程建设条件要求。

(2)项目建设资金有保障

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项目业主自筹。银行已出具资金证明函,因此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2.2.4 项目区基本情况 (1)地理交通 (2)自然条件 (3)综合经济 经济发展较快。 (3)余江工业园区概况

- 13 -

机动车检测中心、驾驶员考试场及驾驶员培训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第四章 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4.1 国内市场

2003年全国汽车需求量为38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0.6%。其中,国产轿车需求143.5万辆,同比增长26.4%左右。进口汽车估计在17万辆,其中进口轿车9万辆左右。(摘自新华网)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字,截至2005年底,我国民用汽车

保有量为316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852万辆,占 总量的58.6%。私人汽车中,载货汽车452万辆 ,载客汽车1384万辆。2006年,我国销售了700多万辆各类汽车,粗略估计,超过60%为私人购买。减去2006年报废的100多万辆汽车,加上新增的400多万辆,专家估计截至2006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2200万辆。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30辆,与世界平均每千人120辆相差甚远,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在未来20年将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的汽车消费结构大致经历了“公务配车”、“商务用车”、“私人购车”三个阶段。在已经销售的各类车辆中,集团消费的比例因饱

- 14 -

机动车检测中心、驾驶员考试场及驾驶员培训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和而日益下降,私人购车逐渐成为增量主体。目前我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大中城市超过70%,轿车已快步进入家庭,个人购车从事专业运输也逐渐成为货车消费的主体。

4.2 县汽车保有量情况

据行业部门统计, 县现拥有各类汽车70000余辆,其中高档客车200余辆,货车5000余辆,出租车100余辆,小车4000余辆,摩托车60000余辆。按近年来我国汽车销售增长20%的速度预测, 县到“十二五”末汽车保量将突破10万辆,这就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小车近二年增长最快,已成为交通安全监管一大难题,加之, 县现在没有一家功能齐全、检测设备先进、检测手段领先的机动车辆检测中心(站),迫切需要建设一个A级机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站)。

第五章 项目选址

5.1 选址原则

(1)项目选址,必须符合《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中规定的选址要求;

(2)建设地点必须能够满足建设的各种要求;

(3)项目地点交通便捷、环境适宜、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较好; (4)尽量节约用地。 5.2 选址条件

- 15 -

机动车检测中心、驾驶员考试场及驾驶员培训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气象概况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97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1655~1777小时;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269天。四季分明,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加,冷暖多变,常有低温阴雨天气。5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夏季,初夏温度适宜,雨水充沛;盛夏天气炎热,常有干旱。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秋季,晴天多雨天少,有干旱,9月下旬多秋寒(寒露风)。11月下旬至3月下旬为冬季,严冬多霜雪,冻害时有发生。

(2)抗震设防 地震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区内有关史料记载,设计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5.3 选址方案

机动车检测中心建设选址,拟定于 县城郊,该区域属

城郊结合部,目前城市道路、水、电供应系统都已基本到位,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1)该选址符合城市长远规划,项目兴建既满足现在需要又符合长远发展的要求。

(2)该建设地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供电、给水、通讯等基础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