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1)》教学案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1)》教学案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efd21a9b6648d7c1c746b8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1)》教学案例

一、教材定位。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9至90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要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进而借助直观图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过程与方法上:要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体验画直观示意图的的优势,感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中:要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体验解题策略的价值,能正确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学会画图法整理数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尺、米尺。 二、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策略。(大约5分钟)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画图的能力,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新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事抓准时机,自然导入新课。】

开头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看哪位同学图画得漂亮,解决问题又快又对,那他(她)就是最棒的设计师。

出示练习:先画一幅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的示意图,再求它的面积。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交流展示,共同回顾。

答问:画图时要注意什么?(长画得稍长些,宽画得稍短些)怎样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指名口答)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哪些关系式来表达这三者的关系?

1

3.巧妙谈话,明确任务。

谈话:刚才你们画出了长方形的示意图,也解答了简单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激发需求, 感受策略。(大约10分钟)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的展示,以及教师的示范讲述,激发学生画图解题的需求,感受这一策略的价值及优越性,切实学会画图法整理数据,理顺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从而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详见书中89页)。

师:那么多文字,我们在读题的时候会存在一些麻烦,下面呢,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本道题。

2.探究直观示意图的画法。

(1).教师提问:画图时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怎么办? (2).学生边听,边随老师演示的课件画图。

小结:先画原来长方形花圃,再画增加的部分,后在恰当的位置标注出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1).思考:根据图形,有谁能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2).答问: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这个花圃原来的的宽。 4.学生交流展示完整的解答过程: 18÷3=6(米) 6×8=48(平方米)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追问:18÷3求的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5.教师鼓励并小结:真不错,借助画图解决问题真方便呀! (三)灵活运用 ,体验策略。(大约5分钟)

【该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很明显,那就是通过尝试性练习,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解题策略的优势】

1.尝试练习:完成书中89页“试一试” 注意:引导学生解答。

2

师:“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谁来说说该怎样画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画图的过程。(学生先自己画图,再和老师课件演示加以对比)

师:画得一样吗?请同学们看图列算式,并同桌相互说一说,你先求什么?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展示做法)

生1:先求原来鱼池的长:150÷5=30(米);再求现在鱼池的宽:20-5=15(米),最后求出现在鱼池的面积:30×15=450(平方米)。

师:谁还有不同做法?

生2:我也是先求鱼池原来的长:150÷5=30(米);再求原来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最后求出现在的面积:600-150=450(平方米)

2.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画图,我们又顺利地解决了一道问题。下面的问题可有些难度,想挑战吗?

(四)拓展训练, 提升策略。(大约12分钟)

【设计该教学环节,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想想做做”的训练,拓展练习的层面,升华解题策略与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独立画图并解答:书中90页:“想想做做1.”

先分组讨论:你觉得这道题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是什么意思?”长增加或者宽增加”该怎样理解呢?(同位讨论交流)

再集体交流:你们画对了吗?现在要求试验田的面积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算的?

后追问:48÷6求的是什么?48÷4呢? 师:简直太棒啦,让我们再来看第二题。 2.拓展优化解题策略:完成:“想想做做2”.

师:今天通过学习,我们对画图解题的方法都已经掌握,这道题,相信同学们能独立完成,看谁想到的解法最多。

学生解题,然后集体交流 (课件展示答案。)

3

(五)课堂总结,回味策略。(大约2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在画图法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上进行回味、反思与提炼,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巩固策略。(大约6分钟) 【最后一个环节意在巩固新知,切实形成知识技能】 (详见补充习题中有关练习) 三、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

例1:

原来?平方米 增加18平方米 8米 3米 18÷3=6(米) 6×8=48(平方米)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四、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所在。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形象生动展示给学生,使之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既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但是学生自主画图的能力尚需强化训练,因为学生练习时往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正确画出图形,说明学生掌握知识后不能灵活运用。另外也要适当倡导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最优化,教育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