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5fb5e20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e

(3)假设该列车全长200m,中途以(2)中的速度通过一条2300m长的隧道,则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______? 四、实验题

19.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知识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0.93g/cm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0.96g/cm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图实验鉴别:

3

3

3

3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则m1=____g; 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人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

D.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______kg/m3;

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______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 20.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择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_____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____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21.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

用了图_____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振动的频率变_____。

2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校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1)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一)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材料 铁球 铝球 铜球 铝球 铜球 铁球 质量 50 50 50 50 80 80 下落高度/m 10 10 10 15 20 10 下落时间 1.43 1.43 1.43 1.75 2.02 1.43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次序为__________的三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次序为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次序为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取相同的两张纸,一张揉成纸团,另一张不折叠,把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发现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3.小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

(2)分析图乙所示图像,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_.

24.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张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他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请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是_______透镜,它是矫正________眼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二、填空题 11.焦点 放大镜

12.不对 30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13.① ④ 14.液化 放热 15.少0.29 16.510;850 三、计算题

17.(1)1.11g/cm3 (2)225.22cm3 18.5 1250km/h 0.12分钟 四、实验题

19.左 63 0.95 是

20.较薄 像的位置 未点燃 重合 大小相等 较暗 不能 B 21.乙 高

22.2、3 无关 1、6 无关 2、4 有关 纸团受到的阻力较小 23.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不变 液化

24.缩小 倒立 正立 远离 变大 凹 近视

A C B B B A D C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②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 ③用托盘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3.以下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下随风飘扬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了红色光

B.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投影屏幕上的字,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C.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D.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线折射而产生的现象

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5.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 6.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棒冰解热 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