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回扣教材夯实双基教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回扣教材夯实双基教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63a4915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6

(16)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

(17)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 (18)Si——制合金、制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19)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20)SO2——漂白剂、防腐蚀 (21)75%的酒精——消毒剂

(22)硅胶——食品干燥剂、催化剂载体 (23)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24)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

(25)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26)CO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 (27)O3——漂白剂(脱色剂)、吸收紫外线(地球保护伞) 3.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1)

(2)

(3)

回扣三“八类”实验基础知识

1.实验中的6个“0”

(1)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体的体积时,液面可调节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滴定管读数时,装液或放液后,需等1~2分钟后才能观察液面高度。

(2)量筒、量杯、容量瓶没有“0”刻度。 (3)温度计的“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4)托盘天平中的“0”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天平在使用时要调“0”,使用后要回“0”。

- 5 -

(5)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

(6)25 ℃,pH计测出溶液的pH=0指的是溶液中c(H)=1.0 mol·L。 2.实验中的7个“标志”

(1)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内壁附有均匀水膜,不挂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滴入最后一滴液体后溶液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志是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按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将容量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均无液体渗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志是平视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5)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6)沉淀洗净的标志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沉淀所洗离子的沉淀剂,没有沉淀生成。 (7)沉淀完全的标志是静置,取上层清液(或向上层澄清液中)再滴加几滴沉淀剂,没有沉淀生成。

3.实验中的6个“上、下”

(1)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29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下端口流入上端口流出(逆流原理)。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下,而测蒸气温度时,应在液面上或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6)制气体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下。

4.实验中的15个“数据” (1)实验仪器的精确度

①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②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10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1 mL,无“0”刻度,小刻度在下方。

③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0”刻度在接近上口处。

④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为容量瓶的容量值,答题时应明确××× mL容量瓶。

(2)实验操作时的有关数据标准

-1

- 6 -

1

①试管在加热时所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持

31

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处。

3

②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 mL。 12

③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为其容积的~。

33

122

④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为容积的~,蒸发皿加热时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

333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和玻璃棒要洗涤2~3次。

⑥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1~2 cm处要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⑦中和滴定实验时,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是2~3滴。

⑧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值之差不超过0.1 g。

⑨当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小于1×10 mol·L时,说明该离子沉淀完全。 5.实验中5组特定“仪器组合” (1)防倒吸装置

-5

-1

①液体容纳:图甲、乙原理相同,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小,吸收液上升到漏斗或干燥管中,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干燥管脱离液面,吸收液受自身重力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

②安全瓶:如图丙所示,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进入安全瓶,从而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起到防倒吸作用。

③间接吸收:如图丁所示,NH3、HCl等易溶于水却不溶于CCl4的气体,在CCl4中形成气泡,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行间接吸收,可以达到防倒吸的目的。

④气压平衡:如图戊所示,为防止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闭系统中连接一个与大气相通的液封玻璃管,保持瓶内压强等于大气压而防止倒吸。

(2)尾气处理防污染装置

①一般的有毒气体选择适当的吸收剂用吸收式Ⅰ进行尾气处理。 ②易溶性有毒气体,如NH3、HCl、SO2用吸收式Ⅱ进行尾气处理。

- 7 -

③CO等不易被吸收的有害气体可用燃烧式或收集式处理。 (3)量气装置

装置D在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反应前后甲管中的液面差值即为气体体积。

(4)冷凝回流装置

①当反应物易挥发时,为防止反应物过多挥发损耗,可进行冷凝回流。

②甲相当于空气冷凝,乙、丙是用水冷凝,注意水从冷凝管的下口流入,上口流出。 (5)气体混合装置

①使反应的气体混合均匀。

②根据液体中气泡的生成速率调节气体的混合比例。 ③除气体杂质。

6.实验操作中的7项“原则”

(1)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拆卸装置与此相反。 (2)添加药品时应遵循“先放固体”“后加液体”的原则。因为固体加入液体中时会将液体溅出,为了实验安全,所以先加固体。而钠与水反应则先加液体再加固体,避免钠快速氧化,及产生氢气过多发生爆炸。

(3)塞子与烧瓶连接时要遵循先“塞”后“定”原则,即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装置在装入药品前遵循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原则。

(5)物质检验的“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6)物质分离和提纯物质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易复。 (7)制备干燥纯净的气体时应遵循先除杂后干燥原则。 7.实验中的17个“先与后” (1)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