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63c2da7964bcf84b8d57b34

步骤 判断南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依据 气温或降水(mm)因素变化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6、7、8三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 气温季节变化 12、1、2三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状) 最冷月气温或最热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高于15°C 最冷月气温0°C—15°C 最冷月气温小于0°C 最热月均温大于25°C 最热月均温10°C-20°C 最热月均温20°C以上 最热月均温10°C以下 ③确定气候类型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2000 年降水量>700 年降水量>1500 年降水量750-1000 年降水量800-1000 年降水量500-600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300-1000 年降水量<250

(七)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1

考点解读

1.运用图、表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概况和分布特点、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仍是命题的重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三大宗教及分布地区、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近几年考查较少,但复习中也不容忽视。

3.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地图及其变化、世界主要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是历年高考追踪的热点。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重要方向之一。区域合作与竞争、综合国力等问题也是将来高考命题的热点。

二、重难点突破

(一)世界的人口和居民

1.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结合必修二“人口”部分)

从数量看,1999年已经突破60亿,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日本、美国、巴西、俄罗斯、尼日利亚、墨西哥;从增长看:速度在加快,地区差异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于发达国家。各大洲人口增长由大到小排列是: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从分布及成因看有如下特点: 2.世界的人种

22

世界人种按体质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也属于白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大洋洲和美国境内也有黑种人分布。 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

世界的宗教及其分布

(二)世界的国家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各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因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也被称为“北方”,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因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而被称为“南方”。

2.世界上主要的内陆国 3.世界上的全球性组织

(三)世界的农业(可以结合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进行复习) 1.重要农作物分布

(1)棉花:中国、中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是世界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埃及是著名的长绒棉产地。德干高原西北部是印度棉花的主产区。

23

(2)其他经济作物:印度恒河三角洲的黄麻和东北部低山丘陵区的茶叶,伊拉克的椰枣,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和油棕,菲律宾的椰子,摩洛哥的油儆榄,地中海地区的柠檬、柑橘、无花果、葡萄(如法国西南)等,古巴的甘蔗,中美洲的香蕉、咖啡,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等。

(3)主要粮食作物:①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其中东亚的朝鲜半岛、东南亚的泰国以生产稻米著名,印度半岛东西两侧和恒河平原是水稻的重要产区。②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其中印度西北部、美国中部平原的小麦区、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阿根延、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法国的巴黎盆地是主要的小麦产区。③玉米分布在夏季商温多雨、生长期长的地区,拉美各国种植普遍,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美国中部平原的玉米带、中国东北是主产区。 2.世界的粮食问题

表现为发达国家庞大的生产能力与发展中国家支付能力小而需求大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皿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有大量粮食出口,而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缺粮严重,又无力购粮。 3.世界主要农业区

东南亚的河谷平原与河口三角洲(优势:热量和水分充足、生物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印度的恒河平原与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中亚北部和西部平原(地势平坦、灌溉条件好);埃及的尼罗河谷地与河口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法国的巴黎盆地;德国南部的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美国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暖湿、专门化程度高,小麦、玉米、棉花、乳畜等农业蒂);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地区都是所在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4.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东南亚、拉美、非洲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生产结构比较单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粮食不能自给。

(四)世界的工业(见世界国家部分)

第三节 世界分区地理

考纲分布

1.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3.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考纲要求]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 [知识讲解]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