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B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B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6ba05b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f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B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A 3. A,C 4. B 5. B 6. B 7. B 8. B 9. A 10. D

二、 填空题

1. 2. 3. 4. 5. 6. 7.

A.符号位S B.基值 C.偏移量

A.存储容量 B.存储时间 C.存储周期 A.操作,特征与功能 B.操作数的地址 A.符号位 B. 数值域 C. 纯小数 A.容量大 B. 速度快 C. 成本低 A.Cache B. 浮点 C. 存储

A.指令条数少 B.指令长度固定 C.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

三、解:(1)浮点乘法规则:

N1 ×N2 =( 2 ×S1)× (2 × S2) = 2+ ×(S1×S2)(2分)

(2) 码求和:

j1 + j2 = 0 (2分)

(3) 尾数相乘:

被乘数S1 =0.1001,令乘数S2 = 0.1011,尾数绝对值相乘得积的绝对值,积的符号位 =

0

0⊕0 = 0。(2分)按无符号阵乘法器运算得:N1 ×N2 = 2×0.01100011(2分) (4)尾数规格化、舍入(尾数四位)

(-01)

N1 ×N2 = (+ 0.01100011)2 = (+0.1100)2×22 (2分)

j1

j2

(j1j2)

四、解:[ x ]原 = 1.01111 [ x ]补 = 1.10001(1分) 所以 :[ -x ]补 = 0.01111 (1分)

[ y ]原 = 0.11001 [ y ]补 = 0.11001 (1分) 所以 :[ -y ]补 = 1.00111 (1分) [ x ]补 11.10001 [ x ]补 11.10001 + [ y ]补 00.11001 + [ -y ]补 11.00111 [ x + y ]补 00.01010 [ x - y ]补 10.11000

所以: x + y = +0.01010 (2分) 因为符号位相异,结果发生溢出(2分)

五、解:(1)操作码字段为6位,可指定 26 = 64种操作,即64条指令。(2分)

(2)单字长(32)二地址指令。(2分)

(3)一个操作数在源寄存器(共32个),(2分)另一个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由变址寄存器内容 + 偏移量决定),所以是RS型指令。(2分)

这种指令结构用于访问存储器。(2分)

1

六、

解:(1)由于主存地址码给定18位,所以最大存储空间为2 = 256K,主存的最大

容量为256KB。现每个模块条的存储容量为32KB,所以主存共需256KB / 32KB = 8 块板。(2分)

(2) 每个模块条的存储容量为32KB,现使用4K×4位的RAM芯片拼成4K×8 位(共8组),用地址码的低12(A0——A11)直接接到芯片地址输入端,然后用地址的高3位(A14——A12)通过3 :8译码器输出分别接到8组芯片的选片端。共有8×2 = 16个RAM。(2分)

(3) 据前面所得,共需8个模条,每个模条上有16片芯片,故主存共需8×16 =128片RAM芯片。(2分)

18

七、解:

1、 将生成多项式G(x)=x3+x+1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除数1011。(2分)

2、 此题生成多项式有4位(R+1),要把原始报文C(x)左移3(R)位变成1010000(2分) 3、 用生成多项式对应的二进制数对左移4位后的原始报文进行模2除:

1001-------商 ------------------------ 1010000 1011----------除数 ------------ 1000 1011 ------------

011-------余数(校验位) (4分) 4、编码后的报文(CRC码): 1010000 + 011 ------------------

1010011 (2分)

八、解:(1)各功能部件联结成如图所示数据通路:(4分)

移位器 IR PC C D R0 R1 R2 R3 MDR ALU

M MAR 2 (2)此指令为RS型指令,一个操作数在R1中,另一个操作数在R2为地址的内存单元中,相加结果放在R1中。(1分) 送当前指令地址到MAR (1分)

(PC)→ MAR

取当前指令到IR, M→MDR→IR,(PC)+ 1 PC + 1,为取下条指令做好准备 (1分) 译码 (1分) (R1)→C 取R1操作数→C暂存器。(1分)

R中的内容是内存地址(1分) (R2)→MAR 2

M → MDR → D 从内存取出数→D暂存器(1分)

( C ) + )→ R 1 暂存器C和D中的数相加后送R1(D (1分)

九、解: 采用水平微指令格式,且直接控制方式,顺序控制字段假设4位,(2分)其中

一位判别测试位:(2分)

2位 2位 2位 3位 1位 3位 AS0 AS1 S1 S2 BS0 BS1 LDR1,LDR2 ,LDR3 P μAR1,μAR2,μAR3

←——————————直接控制———————————→ ←——顺序控制 (6分)

当P = 0时,直接用μAR1——μAR3形成下一个微地址。(2分)

当P = 1时,对μAR3进行修改后形成下一个微地址。(2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