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精品)说课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文言文实词推断(精品)说课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6e5dc2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3b

精品文档

文言文实词推断技巧指导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等,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内容,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

“考试说明”:“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要求包含着以下两层意思:一是考“常见实词”,即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在中学课本中经常涉及的实词,偏僻难懂的实词不在考查范围之内。二是“理解……在文中的含义”,说明并不是单纯考查字典中的释义,而是考查这些实词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语境义,要结合上下文作判别,不要死记硬背。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文迁移法。

中学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词,平时练习中也会接触到大量实词,熟记这些实词的义项,在阅读时自觉地迁移学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词理解的正确率。

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解析: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取,占领。《廉颇蔺相如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归附。《赤壁之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 乘:登上、登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逃亡的人。《过秦论》。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遇见。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解析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由也?”:笑, 嘲笑。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从事,致力于。答案:C 模拟练习:

(1)2010年全国卷文言文第1题“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此句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似,此句中“报”解释为“答复,回复”, 二、语境推断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往往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作出选择,前因后果、上问下答、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常常都是判别的最好依据。 1.依据因果关系推断

例1:其(何远)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

分析:“以此(因为这个)”一词提醒我们“多之”是上文所述情况的结果,而此句上句“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是赞颂何远回老家后口中不谈荣辱的美德,可以推知“多”解释为“称赞”是符合上下文语意的,因而是正确的。

例2或问访(周访,人名)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解释加点的字:( ) 士以此重之 .

分析: “重之”是因为听了周访的一番谦虚的话,所以“重”应该解释为“敬重”。

2.依据对话推断

例:(曹植)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倩人”一词,从上下文意推敲,其意应为:( ) (A)请人代笔 (B)模拟他人名作

(C)文章讲求漂亮辞藻 (D)文章有女性阴柔之美

例题分析:“倩人”一词虽为冷僻,但出现在太祖的问话中,我们可以依据曹植的答话作出推断。曹植说:“我开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但请父亲当面试试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要‘倩人’呢?”意在陈说自己有非凡的文学才能,文章一定是自己做的,由此可以推知“倩人”是“请人代笔”的意思,即选A项。

练一练(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

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判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乐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 .

(1)分析:下文孔子回答了“夔一足”是指夔一人就足够了而不是夔只有一只脚的真实情况,反过来可以推知,鲁哀公问孔子的是“夔一足”是不是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而不是孔子信不信。所以,“信”解释为“相信”是错误的,正确解释是“确实”。

(附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练一练(2)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jí 止,止息)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 .

解释加点)的字: 未有争引咎归己者 咎:过错 .

分析:上文仁杰和忽剌忽耳都说“臣之罪”,于是皇帝说 “未有引咎归己.者”,因此,“咎”应该解释为“过错”。

(附译文:贺仁杰说:“臣是汉人,不能约束官吏制止奸私,致使钱粮多有损耗,是臣的罪。”忽剌忽耳说:“臣为长官,官印在臣手中,凡事没有不禀报我而施行的,是臣的罪。”皇上说:“有把官爵让给别人的,没有争着把过错归自己的。”)

3.依据内在逻辑关系推断

例: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人名).

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 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

例题分析:此语段中安重荣认为晋高祖的态度是“屈中国以尊夷狄”,是“晋万世耻也”,因而非常愤慨,由此可以推知晋高祖在骄甚的契丹面前的态度应该是恭恭敬敬、低三下四,而不可能是对契丹要求严格,所以“谨”应该解释为“恭敬”,此题错误。

练一练(1)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案 谓 比 干 ....答案:案:考查 谓:以为 比:都 干:求;

翻译:当时天下大雪,堆积在地上一丈多高。洛阳令亲自出来私下查访,见到人们都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扫开积雪出门,有要饭的。洛阳令来到袁安的门口,看到没行走的道路,认为袁安已经死了,命令人清扫门口积雪。进屋发现袁安僵卧着不动。洛阳令问:“为什么不出去?”袁安回答说:“下大雪,人们都饿着,不适宜去求别人。”洛阳令认为袁安贤良,就推举他做了孝廉。 练一练(2)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一一《新唐书·李贺传》

从 探 书 ...答案:从:带着 程课:此指写诗的固定的格式 探:掏出 书:写

李贺,字长吉,七岁就能写文章。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三、对称互推法

文言文中常出现对称语句,这些句子结构整齐严谨,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斐然的文采。这些语句又是相互映衬的,相同位置处的词语含义常常呈相同、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词性则常常是相同的,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由已知推出未知。

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与“有”相对,亡当“无”讲。 ..2、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3、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4、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 民殷国富——富,殷—富裕 登峰造极——登,造—登上,到达

? 文过饰非——饰,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 扶危济困——扶,济—扶助 比肩接踵——接, 比—紧接着,紧挨着

? 怜香惜玉——怜,惜—爱惜、爱 心驰神往——驰,往— 向往 含义相反相对

党同伐异——伐,攻击;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兴夜寐——夜,晚;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