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3c332fed630b1c59eeb5dc

价、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条战线也取得新的进步。

一年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不够理想,政府可支配财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公共卫生体系相对薄弱,区域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更深层次的城区改造需认真规划,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重点建设项目进程不尽人意。这些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4年工作意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区委九届二次全会的要求,继续实施商旅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和环境立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加快“三大商圈”和“三大商务区”建设、加快生态城区改造建设、加快事业单位和用人机制改革、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促进文化、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水平稳步提高,开拓创新,强化管理,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4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去年实绩持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下,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 9 -

(一)抓住机遇,促进区域经济新发展。

1、加快“三大商圈”、“三大商务区”的规划建设。

一是以推进北京路全路段步行为契机,提升北京路商圈的辐射力。推进北京路南段的整饰改造,规范步行区内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做好教育路西服专卖区、惠福东路饮食一条街外立面整饰和宣传包装,继续改善周边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和营商环境;做好北京路商圈内部功能分区规划,加快业态调整,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专卖店、精品店,使商圈集购物、饮食、娱乐、旅游于一体;不断提高步行街的档次和水平,协助推进“广州美食广场”的建设,组织办好“全国步行街论坛”,充实和扩大“香港零关税商品专卖区”的内涵和规模,使之成为北京路商贸旅游的新亮点;要依托北京路“千年古道”及周边深厚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城市景观等旅游资源,举办具有岭南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发展古城文化主题旅游,提高北京路商圈的文化含量,促进文化与商贸旅游融合互动。

二是以环境整饰为着力点,重塑沿江商圈饮食娱乐文化中心地位。以海印缤缤广场为带动,推动一德路及周边商业的繁荣,全面完成一德路特色商业街房屋立面的整饰工程,加强交通服务运输队伍管理,规范经营秩序,调整经营发展思路,巩固玩具、精品、干果、海味等交易市场的地位;全力支持和协助大三元、大公等著名“老字号”饮食业更新改造,充实长堤大马路历史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戏业文化的内涵,将其建设成为以饮食娱乐为主导功能的特色商业街;改造江岸码头,强化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沿江路酒吧街的档次,挖掘营商潜力,构筑沿江路文明、悠闲的购物、旅游环境,提高沿江商圈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 10 -

三是以交通整治为重点,不断提升流花商圈整体竞争力。完善流花地区交通组织规划,做好交通疏散和物流运输工作,改善交通运输环境;要以广交会搬迁为契机,重新规划设计,强化服装贸易功能和会展功能,以服装销售为龙头,带动物流、展示、设计、包装、电子商务等服装相关行业以及周边的旅游业、饮食业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充分融合的展贸商业区。

四是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提高“三大商务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加大商务楼周边环境整治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营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区环境。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区投资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主动、更优质的服务。结合商务区建设要求,做好辖内闲置工地、闲置楼宇的研究利用,改善城区环境,扩大我区发展空间。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面向高新技术的创业服务中心,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进驻,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2、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创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投资环境,重点扶持科技型、吸纳就业型等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进行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我区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参与商贸、旅游、高新科技、中介服务等产业的建设,促进非公经济有新的发展。

3、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继续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引资战略,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主要形式,全面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要围绕“三大商圈”、“三大商务区”的建设,紧紧抓住CEPA带来的新机遇,加快推进与港澳合作,

- 11 -

积极引进香港知名品牌及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来我区发展,提高我区第三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密切跟踪“CEPA与广州越秀区投资创业商机香港推介会”后香港客商回访考察和项目洽谈工作,并为他们提供“前期一条龙、后期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吸引客商、留住客商,不断提高合同履约率和外资到位率。

(二)以人为本,加快生态城区的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旧城区的改造建设。重点实施破损房改造工程,按规划要求选出用地,对破损房采取成片改造的方式,通过抽疏房屋,增加绿地和公共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地改善旧城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今年内要启动解放中地块的破损房试点改造工程,为全区旧城改造提供政府主导、成片改造的示范模式。同时要完成市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果菜直街、大马站、敦善里等7个地块的拆危建绿和豆腐寮等绿地建设,积极推进大佛寺绿化广场的建设,完成五仙观一期配套设施工程。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积极配合广州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抓好以娱乐场所夜间噪声扰民为重点的治污工作,加强大气监控,全面开展餐饮业油烟废气整治,推进“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设立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监理所,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市容环卫保洁水平。推行楼顶天台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和城区景观。

三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各街城管综合执法中队属地管理职能,充分调动街道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杜绝内街小巷“六乱”现象,落实城区综合治理各项任务。强化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思路,推广小区物业管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