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69d83e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5

雨夜听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 重点: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难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仙是谁?诗鬼呢?诗圣呢?我们把杜甫称为“诗圣”。聖,说文解字:通也。从耳呈聲。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杜甫之所以为“诗圣”,是他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用自己的口与笔将这些声音中包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诗圣”杜甫。如果说我们之前对他有所耳闻,那我们今天将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深入诗人思想的深处,走入他的内心。(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那个雨夜,去听听杜甫的心声。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读好这首诗。现在我们进行读诗的第一个境界——初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诵读节奏,注意韵脚。

怒 号 ( ) 挂 罥 ( ) 长 林 梢 ( ) 庇 护 ( ) 突兀 ( ) 布衾 ( ) 三 重 茅 ( ) 沉塘坳( ) 飘 转( )俄 顷( ) 丧 乱( ) 广 厦( )见 此屋( ) 2、自由朗读。 3、学生分成若干组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⑴秋高:秋深。怒号:大声吼叫。 ⑵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挂着,挂住。罥,挂。长:高。

⑷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4、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5、指名同学朗读。

畅读了诗歌,现在我们进行读诗的第二个境界——品读。 三、品读诗歌

明确要求:可以截取诗歌的关键词来品读。这首诗歌中,你读到了什么样的的杜甫?

如:(无力)(痛苦)(悲哀)(苦楚)(心酸) 因秋风怒号而无力

(怒号,卷,飞,洒,挂,飘转,沉) 因公然抱茅而无力 (为何抱茅?自叹息) 因娇儿恶卧而无力 (冷似铁,踏里裂) 因床头屋漏而无力 (雨脚如麻) 因自经丧乱而无力 (少睡眠,何由彻)

比如说第三节“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未断绝”“少睡眠”“何由彻”,(齐读)我们读这些字,感觉就像有一块又一块的大

石头,压在诗圣的心头,把诗人逼进了绝境。“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

四、悟读诗歌: 读一个有心之人

1、同学们,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困境,你心里怎么想?

(秋风啊,你是如此的无情!顽童啊,你是如此的无义!秋夜啊,你是如此的漫长!泱泱大唐啊,你什么时候才让我们能看到曙光?)

2、请同学读诗的第四节。此时,诗圣心里想的是什么? (广厦欢颜图)

3、这只是诗人的一个梦,梦没有实现,哪里看出来没有实现? (安得,呜呼,何时)齐读。为什么在当时杜甫的理想没有实现呢?(联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背景)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6年,6年的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想当年“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如今“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在诗人心里留下了多大的创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在凄风苦雨之中,他还在梦想“广厦”,为了“天下寒士”,一个安史之乱不仅使大唐由盛转衰,给人民又带来多大的痛苦,天下的寒士多么迫切的需要这样的广厦。这是什么样的情怀?(忧国忧民)你还知道杜甫笔下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屏显)

4、最后一节最让人感动的句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小我——大我)

5、教师范读:读出形象,读出境界。

6、总结:雨夜听心,一首诗就是一颗心,我们读了这首诗,仿佛回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听到了一颗心的呐喊。听到了诗人心底的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实现理想,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