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第三批)数学课程简报第四期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第三批)数学课程简报第四期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7cf0e7f8c75fbfc77db26f

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

【点评:方向性越来越明确,“引导也更多的体现了目标性和导向性”】

我将我的新感悟应用于以后的每一堂课中。例如:在二年级的教学中,有一节课是《图形与拼组》。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我同样还是使用通过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我给学生抛出问题:“长方形还有哪些奥秘呢?拿出你的长方形,让我们同桌两个人为一组,利用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方法,开动脑筋,找到长方形更多的奥秘。看谁的新发现最多!”

【点评: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方法的引导很有必要,毕竟长方形特征这种图形特征的研究,对于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方法的建构是关键。】

孩子们得到命令,立刻投入了探索之中。五分钟后,孩子们停了下来,我们开始了交流汇报:

我引导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个奥秘的?” 一个学生回答:“我发现这两条边长度一样,我是用测量的方法,每条边都是8厘米。”

表扬了这名学生后,我继续问:“还有没有补充的?”

另一学生回答:“我发现还有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我也是用测量的方法,每条边都是6厘米。”

我继续引导:“还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测出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的?” 一个学生举起他的长方形大声说:“我是将这个长方形对折,就能看出这两条边的长度是一样长的。”

又一个学生说:“我用三角板量的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鼓励了学生后,我又引导学生整合大家发现的长方形的奥秘,并进行总结。 【点评:付诸实践后效果确实不错,孩子大都能用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在这次的课堂中,我觉着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动脑筋猜想,亲自验证,亲自探索出了数学知识,真正获得了数学活动基本经验,并在经验中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这些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既鼓励了自己,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

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

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我们更应当动脑筋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探索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更多的数学的乐趣。 【点评:图形特征的教学依次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等。

图形特征教学的核心任务有两个,一是帮助学生从“边”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及“角”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去发现特殊图形不同于其它一般图形的特征性;二是掌握多种验证数量关系相等的方法(如重叠法、测量法)。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个核心任务落实较好。但遗憾的是没看到第一个核心任务的有意识的落实措施。通过长方形的特征这个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图形特征的方法结构,形成结构化的认知方式。即研究图形特征,从哪些方面考虑?(边、角——构成图形的元素),从哪些角度研究?(数量、形状、位置、大小)。本节课在这点上是缺失的。】

【建议:如果长方形特征的教学, 按照下面的思路设计可否,请有意者尝试。 一、回忆图形认识的一般方法,从“边”和“角”两个方面研究和发现图形不同于其他的特征性;

二、启发学生从“边”和“角”的数量、形状、位置、大小等角度去发现特点,并由此引发对这些特点是否普遍存在的猜想;

三、通过多种方法(如重叠法、测量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引导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法的过程; 四、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反思学习过程,提炼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研究的方法结构: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对它们的数量、形状、位置、大小进行研究;验证的方法有重叠法、测量法。 老师在结束活动前必须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可能很难,但很重要。在操作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升,不仅知道结论是对是错,而是要学生知道这样想本身是对是错。有时,结论可能不对,但思维是对的,这节课的总结,目的就是通过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活动积累研究图形特征的经验。 总结时可结合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

长方形的特征 边 角 边 直的 对边 相等 邻边 长、宽 4个 直角 4条 直的 都相等 边长 4个 直角 重叠法、测量法 正方形的特征 角 学生积累了从“边”和“角”的数量关系去认识和发现长方形的特征这个经验,可以在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中加以利用,这不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的连续性,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浅议

临沂第五实验小学刘同科2012年8月8日 15:35浏览:105评论:24鲜花:2专家浏览:9指导教师浏览:7

推荐设为资源

指导教师 徐银于12-8-8 15:57推荐刘老师用五字概括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方法,教学经验丰富,相信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肯定能很轻松的建立空间观念,值得分享!

省专家 李枝新于12-8-8 16:39推荐“境、观、动、想、媒”五字,凝练的概括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五个字中,本次课标着力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想”!即想象。在四个目标四句话的阐述中,“想象”出现了三次。关注想象,重视想象,就会为从实物到抽象架起一座桥梁,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新课标如是描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们也一直提倡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但实际上依然将形体的计算当成了教学和评价的重点。基于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将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下面结合个人学习和实践围绕“境、观、动、想、媒”五字分别作浅议如下。

一、“念由境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要充分关注生活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联系。

“境”指现实生活情境。丰富的现实生活模型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源头,是学生体验和拓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孩子接触到的都是物体,所以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时,是先从认识物体,学习立体图形开始的,最后再进一步研究立体图形。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时,让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寻找教室内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说出长方体的特征、画长方体等活动,

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

直观认识长方体,通过丰富直观体验,来形成关于长方体的数学模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念由观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要全方位、多角度反复地观察图形。 “观”指观察。观察是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学生接触图形与几何的特征往往是从观察其所熟悉的具体对象开始的,所以提供实物、模型或图片等, 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 将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实物、模型的反复观察外,同时也要注重对演示、操作的观察。如在教学《长方体》时,组织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各类长方体物品,让学生找一找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学生在充分的观察、交流后逐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建立起“长方体”的概念,从而形成了关于长方体的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念由动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要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动手做,手脑并用,在做中体验,做中思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索体验活动,使学生对图形和几何有了初步的感知,对实物或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就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时,通过切一切(用土豆切一个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摸一摸(摸出面的个数,棱的条数,顶点的个数等),量一量(量各条棱的长度,得出每组对过相等,想一想(哪些是长方体的东西?),比一比(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说一说(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等。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经历图形和几何的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逐步树立起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四、“念由想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要关注基于图形的想象。

“想”指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关注学生基于图形的想象极为重要。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教学为《长方体》时,正是借助于空间想像,学生才能在平面图上画出对边相等棱长的长方体的图形,才能理解棱长、顶点、面等概念。也下是基于这种想象,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时,学生才能够对粉刷教室,对制作油桶等能够清晰明了的进行计算与操作。

五、“念由媒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科学合理借助多媒体课件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