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7d8bd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f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2.3.2 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依据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1987)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1987)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3.3 设计范围

本设计的设计范围为渗滤液流入污水处理厂界区至全处理流程出水达标排放为止,设计内容包括水处理工艺、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污泥处理系统设计等。

2.3.4 执行排放标准

根据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去除率如下表2-3

表2-3渗滤液处理程度 单位:(mg/L)

项目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去除率

COD 9000 100 98.9%

BOD5 3600 30 99.2%

NH3-N 1500 25 98.4%

SS 1200 30 97.5%

2.4 设计工艺比选

本设计的进水水质浓度高,且要求污染物去除率较高(COD去除率:98.9%,BOD5去除率:99.2%,NH3-N去除率:98.4%,SS去除率:97.5%),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ABR处理渗滤液应用较广,极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且工艺较成熟,污泥流失损失较小,而且不需设混合搅拌装置,不存在污泥堵塞问题。启动时间短,运行稳定,与SBR工艺的结合运用十分成熟,处理效率较高,适用本次渗滤液的厌氧处理。好氧生物处理中SBR工艺是现在较为成熟的,并且本次设计的设计水量也满足SBR的处理要求,同时SBR对有机物和氨氮都具有很高的去除率,而且SBR处理有以下有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适用于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所以本次设计我们就采用ABR—SBR处理工艺。

第 3 页 共 42 页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2.5 设计工艺流程图

采用吹脱法与ABR+SBR法相结合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具体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如图2.5所示。

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

吸收塔 进水 集水池 调节池 吹脱塔 沼气回收系统 ABR池 SBR池 混合池 絮凝池 沉淀池 调节池 活性炭吸附塔 加药间 污泥浓缩消毒池 出水 图 2.5

3 主要构筑物设计计算

3.1集水池的设计

3.1.1 设计说明

集水池作用: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在进行处理之前需要收集到集水池中再进行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的产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分布极不均衡。

3.1.2 设计参数

累计渗滤液Q=80000m3 处理能力W=400m3/d

停留时间t为5个月,即150天 安全系数n=1.2 3.1.3 设计计算

V=(Q-W·t)·n

3

=24000m

有效水深采用10m,则集水池面积为F=2400m2 ,其尺寸为 40m×60m 3.2 调节池的设计计算

3.2.1 调节池的作用

本次设计采用两个调节池,吹脱塔前设一个,用石灰调节pH值至11,为了增加游离氨的量,使吹脱效果增加。吹脱塔后设置一个,用酸将pH值降低至8左右,达到后续生物处理所适宜的处理环境。两个调节池使用同一种尺寸,共同对渗滤液水质、水量、温度与酸碱度进行调节,使其平衡。

第 4 页 共 42 页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一般所用的碱性药剂包含CaO、Ca(OH)2、或NaOH,NaOH做药剂效果较好,但考虑成本问题本设计用CaO作试剂。

3.2.2 设计参数 平均流量:

Qh=16.7m3/h

停留时间:t=6h

3.2.3 设计计算 (1)调节池容积:

V= Qh·t

式中:V——调节池容积,m3; Qh——最大时平均流量,m t——停留时间,h0

计算得:调节池容积V=16.7×6=100 m3 (2)调节池尺寸:

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1.5m~2.5m,设该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为2.5m,调节池出水为水泵提升。

采用矩形池,调节池表面积为

3h;

A?V H式中:A——调节池表面积,m2; V——调节池体积,m3; H——调节池水深,m。

计算得:调节池表面积A=100/2.5=40m2 取池长L=8m,则池宽B=5m。

考虑调节池的超高为0.3m,则调节池的尺寸为:8m×5m×2.8m=112m3,在池底设集水坑,水池底以i=0.01的坡度滑向集水 3.3 吹脱塔的设计计算

3.3.1 设计说明

吹脱塔是利用吹脱去除水中的氨氮,在塔体中,使气液相互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向气体转移,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NH3溶解在水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NH3+H2ONH4++OH-

由化学式知,游离氨的量增加才会使更多的氨吹脱出来,要使反应向左移动,在废水进入吹脱塔之前,用石灰将pH值调至11呈碱性,废水中游离氨的量增加,通过向塔中吹入空气,使游离氨从废水中吹脱出来。

第 5 页 共 42 页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吹脱塔的填料,为了防止产生水垢,所以本设计中采用逆流氨吹脱塔,水从塔顶喷淋,空气由塔底送入,采用规格为25×25×2.5mm的陶瓷拉西环填料乱堆方式进行填充。吹脱塔示意图如图3.3.1所示。

图3.3.1 吹脱塔示意图

表3-3吹脱塔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进水水质 去除率 出水水质

COD 9000 30% 6300

BOD5 3600 40% 2160

NH3-N 1500 80% 300

SS 1200 30% 840

3.3.2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max=400 m3/d=16.7 m3/h=4.638×10-3m3/s

设计淋水密度q=100 m3/(m2·d)

33

气液比为2500m/m废水 3.3.3 设计计算

(1)吹脱塔截面积

A=

式中:A——吹脱塔截面积,m2; Qmax——设计流量,m3/d; q——设计淋水密度,m3/(m2·d)。 计算得:吹脱塔截面积A=

Qmaxq

400=4m2 1004A?4?4=2.25m 取2.3m 3.14吹脱塔直径D=

? 第 6 页 共 4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