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语文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语文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aeb9a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d3

第二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殉职(xùn) 狭隘(yì) ..纯粹(cuì) .B.鄙薄(bó) .热忱(chén) .C.循环(xún) .

派遣(qiǎn) .

殖民(zhí) .恩惠(huì) .排解(jiè) .

梳理(shū) 诞生(dàn) ..

D.监督(jiàn dū) 弊端(bì) ...赔礼(péi) 契约(qiè)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 )(2分) A.手帕 卸却 一腔热情 滔滔不绝 B.凭空 达观 成年累月 埋头苦干 C.咨询 晤对 如释重负 依葫芦画瓢 D.迂回 宫闱 悲天闵人 拈轻怕重

3.下列词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B )(2分) A.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B.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没有进入就得不到。) ......

C.可是,出乎意料,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而是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那些大路货。(指不顾及....别的事,形容做一件事情很认真,全神贯注。)

D.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费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4.

导学号50254031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把“搭建”改为“提供”(或:把“搭建”改为“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

(2)第③句修改意见: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5.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2分)

答案示例示例1 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下联:读经典润泽人生

示例2 上联:墨香盈雅室 下联:书声溢芳园 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2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 答案示例示例一 耐心等待。

示例二 守株待“伐”。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1分)

答案示例示例一 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示例二 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 7.贫困户。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市有以石窟见长的麦积山,有以山水见长的武山水帘洞……难以枚举。

8.综合性学习。(4分)

希望中学于7月1日到你校开展以“结对帮扶”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

(1)为营造活动氛围,学生会要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在横线上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帮扶快讯 栏目二:帮扶故事 栏目三:活动剪影 栏目四:前景展望

(2)活动中,希望中学捐赠给你校经典文学名著、科普类书籍共叁佰本,小明代学生会写了一张收条,但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收 条 今收到希望中学捐赠的经典文学名著、科普类书籍。 此据 2016年7月1日 经手人:小明 ①内容上:在“科普类书籍”后加上“共叁佰本”。 ②格式上:署名和日期位置对调。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9~10题。(5分)

望江南

李 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导学号5025403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2分)

A.我市确定精准贫困户的条件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3 760元的农户,都可以申请成为精准

2

注 ①辊:(gǔn),翻滚,滚动,转动。

9.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江面绿 、柳絮 。(2分) 10.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杀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3分)

参考答案南国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百花盛开,游人如织,群花美丽动人,争相斗艳,使看花人目不暇接。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二)

导学号50254033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0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 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不胜惊错(能承受(能承担) ) .②鼠何名老虫(取名(命名) ) .

1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什么原因?(3分) 参考答案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1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11分)

读网,更要读书

①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难以沉静。

②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③因此,读网,更要读书。

④一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读网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

⑤拒绝喧嚣的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去年,“网红”埃森娜在YouTube上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275万个订阅者。为什么这么做?埃森娜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3

⑥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网络割裂,“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诚然,从网络获取信息很重要,彻底逃离网络几乎不可能。但是,面对网络,我们可以做出有益的选择。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 14.选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4分)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人们将大量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浮躁不安,难以沉静。

15.从选文内容看,埃森娜为什么要放弃社交媒体?(4分) 参考答案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16.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4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招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