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3《听泉》教学参考 长春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小学资料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3《听泉》教学参考 长春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c1298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5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听泉》教学参考

作家与作品 1.东山魁夷

东山魁夷(1908—1999)是日本当代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他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父亲是个船具商。他从小爱看书,喜欢独自坐在小屋里画画或空想;小学二年级时,在所写的郊游的作文上,独出心裁地加了风景画。他的暑期日记、英语作业,也都附有插图。这些画和插图,被他称之为“没有语言的随笔”。从中学三年级起,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广泛阅览诗歌、小说并与志趣相同的同学创办了小报《鬼蓟》。1926年,东山不顾父亲反对,考入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专业学习。大学期间所画的《山国之秋》,在帝国美术院第十次美术展览会上入选。

1931年大学毕业,获优等生证书和川端奖学金。同年拜城素明为师,取雅号为魁夷。1933年去欧洲,就学于柏林大学哲学系美学史科学习日本美学史。1940年,与日本画家川崎小虎教授的长女结婚。1943年4月曾来中国,游览了北京、沈阳、承德等城市,回国举办了大陆写生展览。东山魁夷虽是日本画界的中心人物,但仍经常写些散文。他的散文也和他的风景画一样,具有飘逸淡雅的风格和恬静幽美的意境。

(周红兴主编《外国散文名篇选读》 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2.东山魁夷的画和散文

东山魁夷先生是著名日本画家,他在创作上,从运用西方色彩开始,吸收了许多西方画的特色,同时又不断地探索日本的美,创作出许多反映日本民族特色的作品。他是日本风景画家,他热爱大自然,尤其倾心日本的大自然——海和山,他观山与海,寻找大自然的生命,仿佛切身感受到它们的气息和搏动,深刻地把握自然,直观对象的生命。他的画是大自然的艺术再现,他从画北欧的森林写生画开始,到画京都四季的风光,然后将精力集中在日本古老文化的故乡奈良,为鉴真的唐招提寺作隔扇壁画,画了山和海,山与海象征鉴真东渡的崇高使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代表着日本人对鉴真的倾心爱戴,为日本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东山魁夷先生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主要散文集有《探索日本的美》《与风景对话》《听泉》《我遍历的山河》《我的窗》《白夜之旅》《德国纪行》《澳大利亚纪行》《水墨画的世界——中国之旅》等。他的散文如其画,很美,也很有日本色彩。他作画著文求美之心,体现在他对日本民族的性格、日本美学的渊源及其特质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批判性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的思考。他从憧憬西方绘画开始,最后在东西方绘画和画论的比较中,表现出一种对日本古典传统的向往,一种对日本风景的倾心,即对日本美的爱心。他探索日本美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体验与日本文化素质迥异的西方文化,并与之进行比较,同时通过东西方绘画的精神、形式、色彩异同的感受来进一步认识日本和日本文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捕捉日本的美,并在东西文化的结合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唐月梅译《美的情愫》译后记,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思考与讨论 一、略。

二、课文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请你说说作者心中的泉水是什么,再相互说说自己心中的泉水是什么。

设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所说的倾听“心灵的泉水”,实际上是在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是在反思自己。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泉水,这就是自己的心灵,自己心灵的良知。要时时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不断地塑造自己的美的心灵,从而“舍弃自我”,真实地生活。

三、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从“我”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迪?

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遇事不知怎样做的时候,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听一听自己的心灵深处的声音,唤醒自己心灵中美好的东西,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了。设此题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事都应该静虑深思,倾听心灵的声音,不断地“舍弃自我”,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

有关资料

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听泉》是一篇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警策的生活哲理的散文。作者借着对鸟群、对泉水的描述,抒写了他对人类生活、对人的心灵美的深切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标举兴会,引发性灵,堪称佳作。

《听泉》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并没有什么奥秘之处,但却隽永深沉,耐人寻味,可谓“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我们把握了文章的奇、巧所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豁然贯通了。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作者基于切身的感受,展示出一个人类反思的境界。人的心愈静,愈能虑周而思深。那么人在什么时候最静呢?古人以切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手香丸药后,心静理琴时。”但是“理琴”,需要有音乐素养和弹琴技术,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唯有山水之清音,人人皆可聆听而使人静。晋左思《招隐》诗云:“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人在深夜静习愔愔之时,从睡梦中醒来,倾听着山泉淙淙流动的声音,若丝竹之悦耳。于是心灵深处的泉水也应着山泉的节奏潺湲而流,幽然而鸣。此刻,心神安和,尘世间的烦冗的琐事,被汰除得干干净净,心如清澄的泉水,明洁可鉴秋毫,心绪渐入静虑深思的境界,能清晰地听到心灵的泉水的絮絮低语。作者认为:只有这时,人才能洞见自己的灵魂,才能大彻大悟,才能真正认识心灵美的最高境界,才能产生“舍弃自我”以塑造自己的美的心灵的信念;只有这时,人的心灵才是广阔莹洁的:“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作者是一位崇拜大自然、崇拜人性的艺术家,又受到佛教的影响,所以他能领略自然界泉声之美,并赋予它以深刻的引发人认识心灵美的心灵的泉水的象征意义。这就是本文的奇、巧所在,也是本文的精华所在。它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里。但是,前两部分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多余之笔。作者这样布局谋篇,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实质的认识过程。

第一部分,以鸟群作人类的化影,抒写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忧虑和感伤。作者着意描写鸟群只顾拼命地无休止地飞翔,竟连大自然的巨大变化——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原野,变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它们都不曾察觉。它们并没有自己的意志和明确的方向。它们不知道在匆忙中逝去的不是无限的、永恒的时光,而是生命有限的它们自己。它们也不知道它们那种着了迷似的剧烈而急速地飞行,会给自己招来不幸。这些浸润着忧伤之情的描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使人联想到人类社会。寄托遥深,情思感人,远胜过洋洋万言的论文。

第二部分,作者以形象动人的笔触描写森林中的一泓泉水;它“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这泉水从容不迫,历久不竭,富有生命力。它与拼命飞翔、自取泯灭的鸟儿,恰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作者进一步批判了使人疲于奔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认为人类应该从泉水得到启示。通过这个对比,更寄托了自己的向往和理想。他希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平衡,以求得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妙和谐,从而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惠赠,使生活日益美好。他希望人类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泉水的声音,经常反思,不要像鸟儿那样自趋毁灭。于是文章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而“愈尽味弥醇”文章结尾深入开掘,尤见功力。我们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了文章的艺术特色,才领悟到作者取“听泉”为题的用意所在。它固然指倾听自然界泉水淙淙流动之声,但主要是指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泉水幽然而鸣的声音。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周红兴主编《外国散文名篇选读》 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2.东山魁夷散文的特点

我是先接触东山的画,而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东山的几篇不长的散文。如果说他的画《路》《声响》《夕寂静》《冬华》《晚照》打动了我的心;我读过的几篇散文,连同我现在在唐月梅这些译稿读到的散文,同样打动了我的心。关于东山的文学,在198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的一封信里说过这样的话:“多年以来我有一种见解,而事实往往证明这见解是正确的,就是诗人与画家写的散文,常常如热带浓郁的芬芳,别有一种颤人的情致,前者我可以举出聂鲁达,后者我可以举出东山魁夷。”为此,我曾多方向出版社呼吁出版东山魁夷的散文。唐月梅翻译过川端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介绍了川端之美,现在,她又译出东山的《美的情愫》,介绍了东山之美。对我这样一个眷恋美的人来说,这是太大的幸福了。当然美是不能据为己有的,我必须把这种美推荐给广大读者。

我常常想:一个文学家、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是在永远不停地探索着:探索人生的无穷的奥秘,探索自然的无穷的奥秘。而两种奥秘的汇合点是艺术家的心灵,只有通过心灵的净化,而后通过心灵的映现,就是人类的辉煌的创造。因此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必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心灵闪光。比如川端和东山不但是密友,而且是探索美的跋涉之途的旅伴。

不过,在我细心味嚼之下,我觉得东山的美与川端的美是不同的,他们都探索到美,但又有每人不同的美的风度,如果说川端的美是清淡纯真,那么东山的美是深沉宁静。我想不能不说这和东山亲密地、入神地接触大海与高山有关系吧!东山在唐招提寺隔扇壁画《山云》《涛声》说是受了鉴真的人格的昭示,那么,又何尝不是东山的心灵的反响呢!我希望读者好好读一读这部散文集,它们不但表述了美的共性,也表述了美的特性,东山这里的一些散文可说是打开美的穹门的钥匙。东山说:“……我画的是作为人类心灵象征的风景,风景本义就阐明人的心灵……”

“……我确信倘使没有人的感动为基础,就不可能看到风景是美的……风景是心境……河川、大海一样,可以说这个国家的风景象征着这个国家国民的心……”“……从此以后,在我所邂逅的风景中,我仿佛听见同我的心相连的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的搏动……”

为什么从东山的画到东山的文都有一颗温暖的诗心,不就因为他的作品都有他的心籁的呼吸吗?

(刘白羽《东山魁夷的宇宙》,唐月梅译《美的情愫》,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