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3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生物】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3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5d4378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e

——分析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选材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精巢中细胞分裂方式

前情提要:

关键词:选材、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类型判断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1、 能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Ⅱ 2、知道选材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 3、知道精巢内细胞的分裂方式 考点一览:

考点一、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考点二、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技能方法:

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 (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动物),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

2.精巢内精原细胞存在的细胞分裂方式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3.临时装片制作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反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粘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粘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4.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技巧归纳】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关键提醒

(1)临时装片制作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黏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黏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2)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课堂巩固】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答案】C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答案】A

【解析】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应含有6条染色体。分析图示知,着丝点分裂后分到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即该细胞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数比正常时多一条,其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3.下面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合理的是( ) A.以叶肉细胞为材料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B.以蝗虫卵巢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图像 C.以H2O2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呼吸作用方式 【答案】D

【解析】叶肉细胞中有绿色的叶绿体,会干扰染色后线粒体的观察;观察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是雄性生殖器官,而不是雌性生殖器官;H2O2在高温下就可以分解,不适宜作此实验的底物;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即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可作为探究呼吸作用方式的材料。

4.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23条。那么,可以肯定每组染色体中( )

A.有23个DNA分子 B.有46条染色单体 C.没有非同源染色体 D.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D

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 B.科学家探究细胞膜结构特点的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 C.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用到了核移植的方法 D.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时,使用模型构建;在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时,用荧光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观察融合状况,不是同位素标记法;在研究细胞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