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5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5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683b1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24

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模拟精选题

(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2、10、11、12、13题)

一、选择题

(2016·陕西西安长安区一模)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回答1~2题。

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 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解析 文中“黄土地”即指黄土高原,然后结合这里的资源环境特色分析作答。 答案 1.C 2.D

(2017·课标区高考信息卷)读下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判断,为保障种植业生产而改善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4.图中地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在于(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支流众多而需要修建水库保持水土,同时周边有大量的抽水井存在。所以,此地需要改善水源条件以更好的发展种植业。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修建在支流处,可见其主要作用不是防洪和发电;图中区域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这些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答案 3.C 4.D

(2016·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监测)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

7.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解析 第5题,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④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符合要求。第6题,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第7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都导致绿洲地带

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答案 5.D 6.C 7.C

(2016·四川成都二诊)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读图回答8~9题。

8.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 A.林地、耕地、草地 B.耕地、林地、草地 C.耕地、草地、林地 D.草地、耕地、林地

9.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开阔 B.山地面积广大 C.河流少水量小 D.气候温暖湿润

解析 第8题,欧洲、北美洲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在这三个大洲林地面积比重大,则③代表林地;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草地面积比重大,故②代表草地;①代表耕地。第9题,南美洲气候湿热,利于林木生长;同时湿热的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答案 8.C 9.D

(2016·福建厦门一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11.据图可判断(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解析 第10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运用排除法,选A项。第11题,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撂荒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少。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答案 10.A 11.B

(2016·江西上饶二模)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12~13题。 月份 水位(m) TSS (10kg) 6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2.1 41.9 41.7 41.5 41 42.1 45 46 44 42.9 42.5 42.2 -200 -150 -100 -60 -40 200 1 300 2 350 820 -300 -360 -310 12.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13.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游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解析 第12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①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