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关化学方程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关化学方程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8a616f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8

32g = x× × 2+16

×100% x =36g 1分组练习e

第一组:多少克H2O中含8gH元素。 第二组:多少克CO2中含32gO元素。 第三组:多少克CaCO3中含40gCa元素。第四组:多少克CO2中含24gC元素。 ※ 典型考题剖析: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应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来自于食盐中的KIO3,那么该青年每天摄入KIO3多少mg? 三、随堂巩固1: 1、中考题:(Ca:40 C:12 O:16) 右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 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 2、(4分)(07年肇庆)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 维生素C(白色) 病。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 化学式:C6H8O6 (1)“VC”中含有 种元素。 每片:100mg,含VC10%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一次**次,每次2片 ①当“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则每天

若发黄请勿食用! 至少服用 次;

②当“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则每天至少应使用这种蔬菜 g。 3、(5分)(09年肇庆) ***牌口服液 儿童却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右图为某中补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化学式:C12H22O14Zn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含锌:5.0mg/支 (2)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 质量:10.0g/支 量比 。 生产日期:……

(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20kg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需要。 4、(5分)(10年肇庆) 食 盐 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 成分:NaCl KIO3 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右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 含碘:20mg/kg 3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重量: 50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保存:防潮、放阴凉处

(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mg。 四、课后练习: 4、(09.广东)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 (2)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质量为 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计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15千克 15-23千克 23-40千克 大于40千克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60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2次,一个疗程5天,已知每颗胶囊含“达菲”75mg,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 颗。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一、复习回顾:

1.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1)Mg+O2===MgO2 (2) KMnO4===K2MnO4+MnO2+O2 (3)2HgO====2Hg+O2↑ (4)2H2O2===2H2O+O2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说出该方程式所能表达的四种意思)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根据反应物求生成物:

例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请计算:含34g过氧化氢的双氧水溶液完全分解,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方程式 3、标:有关物质的质量比 4、列:比例式 5、解: 6、答: 2、根据生成物求反应物:

例题2: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电解多少水,能制得氢气0.8吨?同时得到氧气多少吨? 附加题:请计算3.4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与多少克水电解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同?

3.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例题3、 10克含H2O234%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能产生氧气多少g?体积为多少升?(已知氧气密度为1.429g/l) 4.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例题4、将CO2通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反应后烧杯增重4.4克,则反应过程中有多少克Ca(OH)2参加反应? 5、综合题 1、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图: 实验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反应前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反应后 求: 数据 150 g 12 g 157.6 g (1)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映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石灰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要测定某山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集了一些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四份,进行试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样品有剩余? (2 )上表中m的数值是多少?

(3 ) 试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12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

——化学实验

一、常用的仪器

1、试管2、烧杯3、锥形瓶4、集气瓶 5、漏斗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 液体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

差),读数时应将量筒 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 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 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 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 盘,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 中称量。

9、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 以下,形成“液封”,(防止 ) 10、分液漏斗:用来制取气体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1、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 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 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 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 或 扑盖。 二、基本操作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 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 ,固体只要 。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5、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 夹取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 6、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 在仪器的正上方,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

(2)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 在桌上, 向着手心(防止 )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A、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俯视读数 ,仰视读数 。

7、物质的加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元素。

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集气瓶。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A:给液体加热主要使用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成 角,先 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2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加热时切不可

B: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 高。 (防止产生的 )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

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8、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9、仪器的连接 10、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 。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 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 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12、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 ;

“二纸”指① ② ;

“三靠”指① ② ③ 三、活动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12—P13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 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

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其中含有 元素;蜡烛燃烧

后还生成 ,该气体能使 变 ,说明蜡烛中含有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

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小结: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和 而吸入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3、分子运动 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

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上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

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 四、设计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沼气或天然气、纸张、酒精)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3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4、设计实验证明汽水(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含二氧化碳? 4、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贝壳、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五、几种无色气体的鉴别方法:

CO2的鉴别: 1.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2的方法:将该气体通入 中,观察现象。

2.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可用内壁附有 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检验某些液态或固态物质燃烧是否生成 CO2的方法是:可向燃烧后的集气瓶中

倒入少量的 观察现象。 排水法( 溶于水、 水发生反应) CO的鉴别: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 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3)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固体+ 液体→ 气体 (不需要加热) 焰上方没有 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 , 气体收集方法:因为 可采用 收集二氧化碳 变 ,证明被检气体是CO。也可将其通入灼热的CuO: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 ,则是二氧化碳。 H2的鉴别: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 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验满方法: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有 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 , 5 )操作步骤: 变 ,证明被检气体是H2。 CH4的检验: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 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 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 , 变 ,证明被检气体是CH4。 O2的检验: 六、三大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反应的原理: (1)高锰酸钾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3、实验装置 装置C 4、收集方法: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氧气;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氧气(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6、检验方法: ,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用排水法收集时: ,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 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 (2)停止反应时,应先撤 ,后移 (防止 (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 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原理:用 和 反应原理:

2) 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设计依据: A、发生装置:根据 、 来选择

①固体+固体→ 气体 (需要加热)

②固体+ 液体→ 气体 (不需要加热) ③固体+ 液体→ 气体 (需要加热 B、收集装置:根据 、 来选择

排空气法: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 )②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 )

①按实验要求装配好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④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并控制反应的速率⑤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⑥收集气体并验满。 6)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达到密封的效果。 ②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广口瓶等玻璃仪器代替。 ③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而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使得稀硫酸和碳酸钙不能充分反应。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和 原理:

2) 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固体 + 液体→ 气体 (不需要加热) 3)气体收集方法: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氢气,因为 可采用 收集氢气(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练习 1.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CO2→ CO2→ 稀盐酸和石灰石 澄清的石灰水—— 石蕊溶液—— A B C D 2.从防止空气污染考滤,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

3.已知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

应生成二氧化氮。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排水法 B. 向上排空气法 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均可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