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9d68a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4

A.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B.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

C.行政行为因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不同过错归属不同的责任结果 D.给相对方带来损失时,行政主体予以适当补偿

74、执行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为(BCD)。 A.实施程序B.实施条例C.实施细则D.实施办法 75、我国实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属于(C)。 A全议制B委员会制 C首长制 D民主集中制

76、资格许可是允许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如(AB) 。 A.律师证B.会计师执照C.森林采伐D.烟草专卖

77、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ABCD)等。 A.收容审查B.强制传唤C.强制戒毒D.强制扣留 78、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ABC)。

A.行政性B.执行性C.强制性 D.合法性 79、金钱制裁的形式有(AC) 。

A.支付违约金 B.履行合同 C.赔偿损失 D.罚款 80、行政合同的解除方式有(BC)。

A.书面解除 B.单方解除C.协议解除 D.口头解除 81、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D)。 A.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B.行政法的基本内容C.行政处罚的原则 D.行政法治的原则 82、(A)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A.人身罚 B.行为罚C.财产罚 D.申诫罚

83、行政立法的效率原则一般是通过(AB)加以实现的。 A.时效制度 B.代理制度 C.听证制度 D.咨询制度 84、行政监督的对象是(A D)。

A.国家行政机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C.行政相对方 D.行政受托人 85、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有:(BD)。

A.民间团体救济 B.行政机关救济 C.民政救济 D.司法机关救济 86、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BC) 。

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 D.天气预报 87、根据我国宪法,(D)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大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88、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C) 。 A.由国家权力机关解决 B.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反映来解决 C.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 D.向法院起诉 8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ABC)。

A.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C.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D.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

90、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依照(C)权限,对案件进行的初次审理。 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 C.法定管辖 D.特殊管辖 9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AC)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诉讼原则 C.行政合理性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92、行政复议以(A)为一般形式

A.书面审理 B.开庭审理C.书面审理与开庭审理D.公开开庭审理 93、我国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B) 。

A.过错责任 B.违法责任 C.无过错责任D.严格责任

94、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充当行政复议机关的有(AB) 。

A.作出某具体行政行为的农业部B.作出某具体行政行为的浙江省人民政府 C.作出某具体行政行为的杭州市人民政府D.作出某具体行政行为的西湖区人民政府

95、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BD) 。

A.直接强制 B.间接强制 C.执行罚 D.代履行 96、下列各项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BC) 。 A.罚金 B.通报批评C.行政拘留 D.开除

97、下列哪些行政行为可以被审请行政复议(AB) 。 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 C.行政处分D.抽象行政行为

98、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B)是被告。

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

99、下列人员中,属于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有(AB) 。 A.当事人B.诉讼代理人C.审判人员D.证人 100、行政指导和行政领导的区别是(ABCD) 。 A.主体不同B.内容不同C.客体不同D.效力不同 101、行政许可行为的特点在于(ACD)。 A.是具体行政行为 B.是依职权行为C.是要式行政行为D.是外部行政地为 102、下列行政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有(AC)。

A.杭州市人民政府 B.浙江省工商局 C.教育部 D.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 103、我国的行政诉讼案件由(A)受理和审理。 A.普通法院 B.专门法院 C.行政法院 D.宪法法院 104、下列原则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BC)。

A.合议原则 B.不适用调解原则C.选择复议原则 D.回避原则 105、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包括(ABCD)。.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C.对省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 D.对公安部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106、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B)。

A.书面审理 B.开庭审理 C.书面审理或者开庭审理D.以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辅 107、下列关系可能属于我国行政法领域内行政关系的是(ABCD)。

A.长宁区政府与上海市政府B.长宁区区长与长宁区政府C.长宁区工商局与某个体户D.行政诉讼中补告税务与法院 108、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CD)。

A.公务员B.长宁区区长与长宁区政府 C.行政机关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09、以下属于行政法的渊源的是(ABD)。

A.宪法B.法律 C.南翔镇政府发布的决定 D.上海市政府制定的规章 110、行政法规是(B)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国务院D.地方人大

111、正赴火场的消防车,消防队,消防器材和装备要铁路运输或轮渡时,铁路或航运部门应免费优先载,这体现行政主体享有(C)。

A.行政特权B.行政受益权C.获得社会协助权D.先行处置权 112、区公所的设立要经(D)批准。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大常委C.县级人大常委 D.省级人民政府 113、下列(AB)属于行政职权。

A.规章制定权限B.监督检查权 C.侦查权D.征税权 114、我国行政机关分为(ABDE)四个层次。

A.国务院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E.乡(镇)政府 115、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BCDE)四级。

A.国务院B.省级政府C.市级政府D.县级政府E.乡(镇)政府 116、下列可以设立职能部门的是(ABCD)。

A.国务院B.上海市政府C.厦门市政府D.上海市崇明县政府E花木镇政府 117、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ABCD)。 A.选任B.委任C.调任D.聘任

118、下列组织中,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是(CD)。 A.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 C.南翔镇政府D.上海市政府

119、行政授权是政府(CD)的有关规定作出的。 A.宪法B.组织法 C.法律D.法规

120、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A B D)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形式变更 D.内容变更 121、下例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B D) 。

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 122、行政立法行为属于(A)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123、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 BCD)等 A.收容审查 B.强制传唤 C.强制戒毒 D.强制扣留 124、下列各项中,不能进行行政复议的是(B C) 。

A.行政处罚行为 B.行政裁决行为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征收行为

125、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班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的人身自由。在这里,(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A.县办公室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县人事部门 126、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限于(A) 。

A.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B.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所发生的争议 C.就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发生的争议 D.就行政机关的普遍行政行为所发生的争议

12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于1989年4月4日公布,自(D)起施行。

A.1989年4月4日 B.1989年10月1日 C.1990年1月1日 D.1990年10月1日

选择或填空:

1、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

2、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律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

3、行政职责内容包括:(1)行政主体必须按照法定职权,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履行职务,不得失职、越权或滥用权力:(2)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避免程序违法;(3)行政主体还必须遵循合理、适当的原则,避免行政失当。

4、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行政职务关系始于公民担任行政公职,终于公职的失去。公民经过法定程序始得担任行政职务,从而构成行政职务关系。行政职务的产生有四种程序:⑴选任;⑵委任;⑶调任;⑷聘任。

5、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的。a.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具有最高权威性。主要有:⑴法律监督;⑵工作监督;⑶人事监督。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它属于内部监督,有较大的监督范围。 7、行政行为分类:⑴行政立法行为;⑵行政执法行为;⑶行政司法行为。

8、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某种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

9、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1)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2)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3、程序合法:(1)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 10、行政立法的原则: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11、行政立法的程序:1、起草;2、征求意见;3、审查;4、通过;5、签署;6、发布与备案。 12、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1、行政性;2、强制性;3、执行性。

13、行政强制执行的类型:1、间接强制执行:①代执行;②执行罚。2、直接强制。 14、行政合同履行原则:1、实际履行原则;2、自己履行原则;3、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15、行政指导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行政命令、行政合同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6、行政处罚基本程序,一般程序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1、调查取证;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17、审计监督的程序:1、准备阶段;2、实施审计阶段;3、处理阶段。

18、行政救济的途径:1、行政机关救济;2、司法机关救济。另外,行政赔偿也是行政救济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19、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国家赔偿经费,应由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分别编列预算。国家赔偿费用应专项列支,并单立账户,专款专用,不得移作他用。

20、行政诉讼的证据来源:⑴被告举证;⑵原告举证;⑶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和保全证据。 21、可定案证据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 2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合议制,合议庭是实现合议制审判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审审理方式:A.开庭审理:⑴公开审理;⑵不公开审理;B.不适用调解。二审审理方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即法院只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诉状、答辩状以及书面材料和证据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裁判。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上诉案件事实不清,或事实清楚但有必要开庭,即应开庭审理。

23、行政赔偿范围: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2三

三、名词解释

1、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2、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3、申诫罚: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警戒。 4、人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警戒。

5、一般行政监督:又称一般职能的行政监督,是指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

6、行政监察:是指国家各级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纠举、惩戒,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 7、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8、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9、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10、复议申请人: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依法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1、行政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12、危险责任原则:该原则又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13、行政先行原则:是指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之前,应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处理。如果行政处理未能解决争端,则请求权人方可提起赔偿的诉讼程序。

14、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15、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6、裁定管辖:指人民法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裁定的方式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7、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8、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

19、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20、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21、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必须就应由自己举证的事实加以证明,否则便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诉讼后果的诉讼法律责任。

22、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23、诉讼阻却: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24、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当事人在法定期限提起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