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璜碑用字现象考论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鲜于璜碑用字现象考论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5c402f6529647d272852f8

17.碑阴七行第十字“忧”,碑文作方碑》作

、《华山神庙碑》作

,缺刻点画。《曹全碑》作、《衡

18.碑阳七行第十三字“圣”,碑文作君碑》作

、《爨宝子碑》作

,缺刻竖。《曹全碑》作、《景

19.碑阴七行第二十二字“官”字,碑文作《曹全碑》作

,缺刻点画。《西狭颂》作,

20.碑阴七行第二十五字“余”,碑文作《曹全碑》作

、《郭有道碑》作

,缺刻竖画。《西狭颂》作,

21.碑阴八行第八字“庐”,碑文作器碑》作

、《隶辩》作

,缺刻点画。《衡方碑》作、《礼

22.碑阴八行第十四字“惜”,碑文作 23.碑阴八行第二十一字“孰”,碑文作、

,缺刻竖画和横划。

,缺刻点画。《马王堆帛书》作

24.碑阴八行第二十三字“遭”,碑文作25.碑阴十行第十六字“晏”,碑文作《肥致碑》作

、《景君碑》作

,缺刻竖画。

,缺刻点画。《衡方碑》作

(二)、刻画不足

1.碑阴四行第十四字“丧”,碑文作作

2.碑阳五行第十三字“曹”,碑文作作

、《礼器碑》作

、《赵宽碑》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曹全碑》,竖画均出头。 ,竖画刊刻不到位。

,竖画刊刻不到位。《爨宝子碑》

3.碑阳十行第七字“矣”,碑文作

9

4.碑阳十二行第十三字“载”,碑文作作

、《礼器碑》作

、《樊敏碑》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曹全碑》。

,竖画刊刻不到位。《张迁碑》

5.碑阴次行第二十四字“啬”,碑文作作

6.碑阴六行第十六字“史”,碑文作、《白石君碑》作

、《景君碑》作

,竖撇刊刻不到位。《曹全碑》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曹全碑》作

7.碑阴七行第十一字“勋”,碑文作《校官碑》作

8.碑阴七行第十二字“绩”,碑文作《华山神庙碑》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衡方碑》作、

9.碑阴十一行第五字“功”,碑文作《孔宙碑》作

、《张迁碑》作

,撇画刊刻不到位。《曹全碑》作,

10.碑阴十二行第二字“长”,碑文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长字《张迁碑》作、《爨宝子碑》作

《西狭颂》作、《曹全碑》作

11.碑阴十三行第四字“讳”,碑文作均竖画刊刻不到位。《西狭颂》作

、碑阴十行第六字“讳”,碑文作

、《曹全碑》作

12.碑阴十三行第十九字“谒”,碑文作作

、《景君碑》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史晨碑》

13.碑阴十四行第十一字“故”,碑文作作

、《曹全碑》作

,竖画刊刻不到位。《张迁碑》

14.碑阴十四行第十二字“督”,碑文作作

,横画刊刻不到位。《西狭颂》。

、《景君碑》作、《爨宝子碑》作

10

(三)、刻画过分

1.碑阴首行第十九字“慄”,碑文作2.碑阴九行第二字“袁”,碑文作

,笔画刊刻过分。 ,点画刊刻过分。

,横画刊刻过分。

3.碑阴十行第二十四字“景”,碑文作

《鲜于璜碑》中的刊刻失误较多,笔画漏刻、刻画不足、刻画过分的现象十分常见。但从总体看来,碑文刊刻的失误呈现出两大规律,即:一、碑阴的失误明显多于碑阳;二、漏刻或者刻画不足的笔画主要是竖画和点画。

一般说来,碑阳是记述墓主人生平事迹,碑阴则多用于刊刻刻工之姓名,或建碑捐募者的姓名和钱款数字等。因此碑阳相对于碑阴来说是碑文更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碑阳刊刻是十分庄重而严肃的,碑阴则往往刊刻草率。例如我们熟知的《曹全碑》、《张迁碑》等汉碑,其碑阳刊刻的认真程度都要明显高于碑阴。而《鲜于璜碑》的碑阴之所以刊刻草率,失误频繁,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则是由于碑阳和碑阴极有可能非一人所书,亦非一人所刻。

至于碑文中漏刻笔画或者笔画刊刻不到位,其原因应该是源于刻工的粗心无疑。汉代碑刻刻工的文化素养大多十分有限,在刻字过程中也往往并非按照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进行刊刻。隶书笔画排列有秩,笔画技法相对简单,尤其《鲜于璜碑》以横竖为主,蚕头燕尾亦十分少见。所以笔者揣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刻工在刻字时应该是先将一个字的所有横划刻完,再进行竖画的刊刻,这样做极容易遗漏短小的竖画和点画。

六、有意割裂

1.碑阳三行二十七字、碑阳六行十九字“中”,碑文作《张迁碑》作器碑》作

、《曹全碑》作

、《爨宝子碑》作

。《西狭颂》作

、《韩仁铭》作。《礼

,与《鲜于璜碑》同。

。《曹全碑》作、《衡方碑》作

、《韩仁铭》;《华岳庙碑》

2.碑阳四行第二十四字“吏”,碑文作作作

、《张迁碑》作、

、《爨宝子碑》作

。就小篆字形来看应作,此处割裂当为故意割裂(下文“使”

11

同)。

3.碑阳五行第十九字、碑阳六行第二十四字“使”,碑文作作

、《衡方碑》作

。《华山神庙碑》作

。《曹全碑》

,可见这种笔画故意割裂的现

象在汉代当是一种较为通俗的写法。

4.碑阳九行第二十四字“免”字,碑文作 帛书》作

。该字篆书本作

。《隶辩》作

、《马王堆

,由篆书看来,断开才是正体,连起来才为讹

变,所以这种割裂当与吏变递嬗有着一定的关联。

5.碑阳十四行第三字“世”,碑文作作作

,《乙瑛碑》作。该字篆书作

、《张迁碑》作

。《礼器碑》作、《曹全碑》作

、《西狭颂》,《尹宙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篆书到隶书吏变的基本过程。

。《衡方碑》作

、《史晨碑》作

、、

6.碑阳十五行第九字“灵”,本文作《马王堆帛书》作

、《郭有道碑》作

、《华岳庙碑》作

7.碑阴三行第六字“康”,碑文作《衡方碑》作

。该字《峄山碑》作

。《华山神庙碑》作、《孔宙碑》作

当为本源,此处割裂当为故意为之。

。《衡方碑》作

、《说文解字》

8.碑阴十行第二十五字“雁”,碑文作作

,亦为故意割裂。

七、同字求变

1.碑阳次行第十七字、二十一字、碑阴次行第二十二字“在”,碑文作。《张迁碑》作作

、《曹全碑》作

、《华山神庙碑》作

、《校官碑》

、《爨宝子碑》作;《马王堆帛书》作、《史晨碑》作

《礼器碑》作《峄山刻石》作

。可见该字在东汉时期两种写法都属正常现象,观其本源当如,大抵缺写竖画的写法是在此本字基础之上的讹写,久而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