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计价与控制》课本浓缩精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工程计价与控制》课本浓缩精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61cda5dd3383c4bb4cd20b

234. 在建筑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在建筑平面图布置和立面形式上,应该满足生生工艺要求;根据设备种类、规

格数量、重量和震动情况,以及设备的外型及基础尺寸,决定建筑物的大小、布置和基础类型,以及建筑结构的选择;根据生产组织管理、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状况提出劳动卫生和建筑结构的要求;

235. 厂房空间平面设计方案评价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单位面积造价;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K周按圆形、正

方形、矩形、T型、L型的次序依次扩大);厂房展开面积;厂房有效面积与建筑面积比;工程全寿命成本;工艺厂房建筑结构休系方案评价指标:建设工期、劳动消耗、材料消耗、混凝土折算厚度;建筑物自重及建筑造价;

236. 工业建筑设计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多指标评价法;投资效益评价法;价值系数法;

237. 民用建筑设计包括:住宅设计、公共建筑设计、住宅小区设计;住宅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大量、最主要的建筑

形式;

238. 我国城市居民点的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三级布置; 239. 住宅小区规划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占地面积;建筑群体的布置形式;

240. 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的主要措施:压缩建筑间距;提高住宅层数和高低层搭配;适当增加房屋长度;

提高公共建筑的层数;合理布置道路;

241.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建筑毛密度=居住和公共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小区占地总面积*100%;居住建筑净密

度=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100%;居住面积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占地面积;人口毛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小区占地面积;人口净密度=居住人数/居住建筑占地面积;绿化比率=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居住小区占地面积;

242. 居住建筑净密度是衡量用地经济性和保证居住区必要卫生条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住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

布置、平面设计与用地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243. 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建筑平面形状和周长系数;住宅的层高和净高;居住的层数与工程造

价的关系;住宅单元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居住建筑结构的选择;

244. 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民用建筑设计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平面布置合理,长度和宽度

比例适当;合理确定户型和住户面积;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245. 民用建筑设计的评价指标:平面指标用来衡量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建筑周长指标;建筑体积指标;面积定额指

标;户型比;

246. 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主要因素:工期的比较;采用新技术的分析;产品功能的可比性(需要可比、费用消耗

可比、价格可比、时间可比);

247. 通过反映建筑产品功能和耗费特点若干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评价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可分为

多指标对比法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248. 静态投资效益评价法:投资回收期法;计算费用法; 249. 优化设计的步骤:优化设计的提出;优化设计的审查和实施;

250. 设计方案优化:通过优化设计进行造价控控制;运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案;运用价值工程优

化设计方案;推广标准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限额设计;运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优化设备选型;

251. 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的意义:可以使建筑产品的功能更合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可以节约社会资

源;

252. 在价值工程实施价值工程的步骤: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造;方案评价;

253.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对象选择;功能分析;功能评价;分配目标成本;方案创新及评

价;

13

254. 广泛采用标准法设计,是改进设计质量,加快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额观要求;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劳

动生产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255. 限额设计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管理过程,即目标分解与计划,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检查、信

息反馈的控制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投资分配(投资分配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限额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造价控制(进行施工图设计应把握两个标准:一个是质量标准,一个是造价标准);设计变更;

256. 在设计阶段运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意义:能真正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为确定项目合理功能水平提供依据;

有助于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可以使设备选择更加科学;

257. 在设备选型中应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的步骤:提出各项备选方案,并确定系统效率评价指标;明确费用构

成项目,并预测各项费用水平;计算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作为分析的计算期;计算各方案的经济寿命期内的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各方案可以实现的系统效率水平,然后与寿命周期成本相除计算费用效率,费用效率较大的方案较优;

258. 采用两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必须编制设计概算;采用三阶段设计的,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必须编

制修正概算;

259. 设计概算的作用: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合

同的依据;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260. 设计概算可分为单项工程概;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三级;

261. 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的原则;要完整准确的反映设计内容的原则;要坚

持结合建工程的实际,反映工程所在地当时价格水平的原则;

262. 单位工程概算匠内容分为两类;建筑工程概算书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书;

263. 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类似工程预算法;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匠编制方法:预

算单价法;扩大单价法;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和综合吨位指标法等;单位工程概算投资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

264. 审查设计概算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有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有利于促进概算编制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概算的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从而提高概算的编制质量;有利于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有利于核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为提高项目投资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 265. 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合法性;时效性、适用范围);审查概算编制的深度(编著

制说明、编制的完整性、编制范围);审查工程概算的内容; 266. 审查概算的方法:对比分析法;查询核实法;联合会审法;

267. 施工图预算的作用:是招投标的重要基础,既是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也是标底编制的依据;是施工单位在

施工前组织材料、机具、设备及劳动力供应的重要参考,是施工企业编制进度计划、统计完成工程量、进行经济核算的参考资料,是甲乙双方办理工程结算和拨付工程款的参考依据,也是施工单位拟定降低成本措施和按照工程量清单计算的结果、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

268. 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单位工程预算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安装工

程预算;

269.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程序: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图纸和预算定额;划分工程项目和计算工程量;套单价;工

料分析;计算主材费;按费用定额取费;计算工程造价; 270.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

14

271.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意义: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克服和防止预算超预算;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节约

建设资金;有利于施工承包合同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有利于积累和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了准确数据,进而通过有关指标的比较,找出设计中的薄弱环节;

272.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内容:审查工程量;审查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审查预算单价的套用;审查有关费用项目

及其计取;

273.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全面审查法;用标准预算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对比审查法;筛选审查法;重点

抽查法;利用手册审查法;分解对比审查法;

274. 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建设工程招标是约邀请,而投标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我国合同法也明确规定,

招标公告是要约邀请;

275. 招标投标的意义:实行建设项目的招标与投标基本上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实行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实行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进而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实行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有利于规范价格行为,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贯彻;实行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能够减少交易费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进而使工程造价有所降低;

276. 我国招标投标的法律框架:1991年11月21日,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建筑市场管理规定》明确提

出加强发包管理和承包管理,其中发包管理主要是指工程报建制度与招标制度;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一起制定了《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指导施工合同管理;1992年12月30日,建设部颁发了《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1994年12月6日,建设部、国家体改委再次发出《全面深化建筑市场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了建筑市场管理环境的治理,文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行招标投标,强化市场竞争机制;1999年,我国工程招标制度面临重转折,首先是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并于同年10月1日起生效实施;其次是1999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7月5日,国家计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其中有三个突破:关于低于成本价的认定规定;关于中标人的确定条件;关于最低价中标;在这里第一资明确了最低价中标的原则;

277. 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必须进行招标: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278. 可以不招标的项目: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而不适宜招标的;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

灾需要使用农民工的;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79. 建设工程招标的种类: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招标;建设工程勘察招标;建设工程设计招标;建设工程施工招标;

建设工程监理招标;建设工程材料设备招标;

280. 建设工程招标方式:从竞争程度进行分类: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从招标范围进行划分:国际招标和国内招标; 281. 建设项目招标程序:招标活动的准备工作;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的编制与发布;资格审查;编制和发售招标

文件;踏堪现场与如开投标预备会;建设项目投标;开标、评标、定标;

282.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批准可以邀请招标: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比,不值得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

15

283. 标段的划分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招标项目的专业要求;招标项目的管理要求;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工程各

项工作的衔接;

284. 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的内容: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内容、规模、资金来源;招标项目的实施地

点和工期;获取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地点和时间;对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算文件收取的费用;对投标人的资质等级要求;

285. 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发布:对招标公告发布的监督(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授权,按照相对集中、适

度竞争、受众分布合理的原则,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介,并对招标公告发布活动进行监督);对招标人的要求(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必须在指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的发布应当充分公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招标公告的发布地点和发布范围);对指定媒介的要求(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应至少在一家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指定媒介发布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不得收取费用,但发布国际招标公告除外);拟发布招标公告文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媒介可以要求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及时予以改正、补充或调整:字迹潦草、模糊、无法辨认的;载明的事项不符合规定的;没有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的;在两家以上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公告内容不一致的;

286. 资格审查可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的目的是排除那些不合格的投标人,进而降低招标人的采购成

本,提高招标工作效率。资格预审的程序是: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发出资格预审文件;对潜在投标人资格的审查和评定;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

287. 资格预审的内容包括基本资格预审,专业资格预审两部分;资格预审主要审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是否符合一

列条件:具有独立定立合同的能力;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288. 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的规定,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招标人

已经依法成立;初步设计用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的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289. 招标文件的内容:投标邀请书;投标须知;合同主要条款;投标文件格式;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提供工

程量清单;技术条款;设计图纸;评标标准和方法;投标辅助材料;

290. 招标文件一般发售给通过资格预审、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人;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

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291. 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的主要程序如下:在招标准备阶段,招标人首先编制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招标代理机

构和造价咨询单位编制招标文件,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后,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发给各投标单位;投标报价完成后,投标单位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交投标文件;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定标;

292. 投标前的准备:投标人及其资格要求;调查研究,收集投标信息和资料;建立投标机构;投标决策;准备相关

资料;

293. 投标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投标函;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商务和技术偏差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其

他投标文件;

294. 施工投标文件的编制应遵循如下规定:做好编制投标文件准备工作;准确合理报价;及时提交投标保证金;投

标人必须使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表格格式,但表格可以按同样格式扩展;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投标文件的递交;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