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修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修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6c0a62bceb19e8b9f6ba9b

良好工作状态。

10、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 施工前应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 各种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 (3)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泵、塞管。 (4) 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5) 电器设备应设接地、接零,并由持证人员安装操作,电缆、电线必须做好绝缘处理措施。

(6)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遵守有关安全规程。 11、产品保护

(1) 土方开挖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已施工锚杆成品。 (2)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四、锚索施工

锚索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选用OVM-U1型环氧全喷涂PE套管无粘结钢绞线(永久锚索),规格φ15.24,强度级别1860MPa。钻孔直径D=200mm,PS32.5纯水泥浆液注浆,水灰比0.50,水泥掺合量不少于80kg/m(必要时可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锚索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50~0.80MPa;第二次注浆压力控制在2.50~3.0MPa,注浆时间可在第一次注浆结束6~12h后进行。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值见方案设计图。锚索承载力设计值需根据锚索基本试验数据确定,并根据试验数据来调整设计参数。

养护期过后,方可张拉,张拉前首先处理好腰梁表面锚索孔口使其平整,避免张拉应力集中,加垫200×200×15的钢板。张拉过程中,张拉荷载分级进行,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当张拉等级达到设计拉力时,保持15分钟,并在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3次,每次测读位移值不大于1mm才算变位趋于稳定,否则继续观察其变位趋于稳定方可继续锚索的张拉。

五、喷锚施工

1、工艺流程

14

施工工艺:挖土→修坡→布设锚杆孔→击入钢管锚杆→注浆→编钢筋网→喷射砼面→养护。 施工前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组织设计。

(2)维修好施工设备,并作好施工材料进场计划。 (3)查明基坑周围地下管网及邻近建筑位置。 2、修坡

(1)喷锚工作面挖出后,应立即修坡,以便喷锚及时封闭土体壁; (2)每层工作面深度、坡度、坡底边线应接受施工员检查; (3)坡面应平整、表面无浮土,应掏出上层及左右喷锚面的钢筋。 3、挂网

(1)钢筋网应先成批制作,配置双向Φ6.5@200×200钢筋网,钢筋调直,间距均匀,搭接长度不小于20倍d,采用绑扎或焊接。;

(2)网与网之间用点焊连接,加强筋用φ12的钢筋与锚杆头焊接牢靠。 4、喷射砼

(1)采用人工搅拌空压机气动输送,利用机械喷射砼; (2)采用干料输送至喷头处与水混和后,再喷射到工作面上;

(3)喷头应垂直喷面,喷射砼强度C20,平均厚度80mm,并根据反弹情况和地质条件调节喷距、水灰比。

六、钢筋砼冠梁施工

(1)尺寸1000×800(宽×高);

(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5mm,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 (3)冠梁钢筋制作应严格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执行;

(4)混凝土应尽量整体浇筑,若必须分段浇筑,应严格按施工缝处理。

七、钢筋砼腰梁施工

(1)尺寸:400×500(宽×高);

15

(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5mm,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 (3)腰梁配筋:配筋见腰梁配筋图;

八、降排水施工

一、排水沟

(1)坑顶截排水:坑顶设置300×300截水沟,兼做排水沟;同时坑顶采用C15砼厚80翻边1.5m。

(2)坑底排水:基坑内沿坑壁周边设置300×300mm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先用挖机挖沟,再在坑内填充碎石;排水盲沟距坑壁边距离应大于等于1.0m。 二、集水井

(1)基坑内沿周边每隔20m左右设置一口集水井,将坑内污水集中抽排至沉淀池中; (2)在土方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先在基坑内周边开挖降水坑超前抽排坑内地下水,保持土体干燥,以便土方施工及保证坑壁安全,待土方开挖到基坑底部以后再施工集水井。

(3)集水井直径1m,井深1m,人工挖孔成井或机械挖,降水深度超过基底以下0.5m。 (4)集水井施工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砖砌、现浇砼及预制砼管等方式,位置及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三、沉淀池

(1)根据工程需要,在坑顶拟设置1个沉淀池,沉淀池采用M5.0水泥砂浆砌,砌体厚240mm,MU7.5机制砖砌筑,池内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池底浇筑C15素砼垫层,垫层厚度80mm;

(2)沉淀池为三级沉淀,坑内外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采用PVCDN160导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沉淀池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灵活布置。 四、回灌井

回灌井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桩工艺施工,具体详见设计图纸。 五、基坑侧壁涌水

16

加强基坑四周巡视,如出现涌水现象,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及时查找水源,封堵源头。

(1)如果水量很小,可采用埋设导流管疏导引水的办法处理;

(2)如果水量较大流出,迅速用特种水泥,外加速凝剂注浆止水,原则上确保砂土不流失。必要时可增设注浆锚杆,锚杆材料选用Φ48钢管,锚杆注浆采用P.S 32.5纯水泥浆,水灰比0.6,注浆水泥掺量60kg/m,锚杆注浆前应对管口周围空隙进行封堵,从管口压入纯水泥浆,灌压至管口周围返浓浆或满足设计注浆量,原则上确保土不流失。

九、土方开挖

由于基坑面积较大,,施工场地狭窄,挖土次序严格按照方案挖运次序执行,确保土方顺利开挖和外运。为了保证施工顺利安全,挖土施工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样工作:

一、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及地质勘探报告、明确质量要求;

2、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召开施工技术交底会议,项目经理负责带领各部门施工组,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工期进行交底,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研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

3、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现场准备

1、设备进场前进行施工现场踏勘,了解场地情况; 2、现场提供地下管道、线缆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具体位置; 3、放出挖土灰线;

4、做好现场的平面布置图,土方外运道路路线规划安排,并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 5、做好挖土前的测量控制工作,定出控制桩位与挖土边线。 三、机械设备准备

1、根据施工要求及时落实好施工设备、材料、工具等,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机械设备进场前,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性; 四、其他准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