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a18b2b33d4b14e84246827

秘密★启用前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2015.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心术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选自《古文观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上:崇尚 .B.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殆:失败 .C.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 抗:举 .D.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非一动之为利害 .. 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 ..B.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C.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 古人秉烛游 良有以也 ..D.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 只恐群臣不从,如之奈何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用兵应当为“义”不为“利”。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则始终不会有好结果。作者与墨子的“非攻”思想有相似性。

B.作者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文章结尾,作者设喻说明了战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蜥蜴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唯恐避之不及。 D.文章开宗明义,提出“治心”这一主旨,然后围绕“治心”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分述各种“心术”,如养兵之术,将士关系处理之术,以及扬长避短、避实就虚之术,等等。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义犬记

丙申秋,有太原客南贾还,策一卫,橐金可五六百。偶过中牟县境,憩道左。有少年人,以梃荷犬至,亦偕憩。犬向客咿哑,若望救者。客买放之。少年窥客装重,潜蹑至僻处,以梃搏杀之,曳至小桥水中,盖以沙苇,负橐去。

犬见客死,阴尾少年至其家,识之,却诣县中。适县令升座,衙班甚肃,犬直前据地叫号,若哭若诉,驱之不去。令曰:“尔何冤?吾遣吏随尔。”犬导隶出,至客死所,向水而吠。隶掀苇得尸,还报,顾无从得贼。

犬亦复至,号掷如故。令曰:“若能知贼乎?我且遣隶随尔。”犬又出,令又遣数隶尾去。行二十余里,至一僻村人家,犬竟入,逢一少年,跳而啮其臂,.

衣碎血濡。隶因絏之到县,具供杀客状。问其金,尚在,就家取之。因于橐中得小籍,知其邑里姓字。令乃抵少年辟,而籍其橐归库。 . 犬复至令前吠不已,令因思曰:“客死,其家固在,此橐金安属?犬吠,将无是乎?”乃复遣隶直往太原,此犬亦随去。既至,其家方知客死,又知橐金无恙,大感恸。客有子,束装偕隶至,贼已瘐死狱中。令乃取橐验而付之。其犬仍尾其子至,扶榇偕返,还往数千里,旅食肆宿,与人无异。

论曰:夫人赴几在智,观变在忍。祸起仓卒,张皇震慑而不知所出,智不足也;不忍忿忿之心,蹈义赴难,而规画疏略,志虽诚而谋卒无济,忍不足也。故.曰成事难。使犬当少年戕客之时,奋其牙齿以与贼角,糜身巨梃而不之避,烈矣,然于客无补。啣哀茹痛,疾走控吁,而于贼之窟宅未能晓识,纵令当事怜而听我,.荒畦漫野,于何索之?冤难达,贼不可得也。唯明有报贼之心而不骤起以骇之知县之可诉而姑忍以候逡巡追蹑以识其处贼已在吾目中而后走诉之。已落吾彀中,而后奋怒于一啮,而仇可得,金可还,太原之问可通,而客之榇可以归矣。其经营细稳,不必痛之遽伸,而务其忠之克济,是荆轲、聂政之所不能全,子房、豫让诸人所不得遂,而竟遂之者也。岂独狺讼公庭,旅走数千里外之奇且壮哉?夫人孰不怀忠,而遇变则渝;孰不负才,而应猝则乱。智取其深,勇取其沉,以此临天下事,何弗办焉?予既悲客,又甚羡客之有是犬也而胜人也。(选自《虞初新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一僻村人家,犬竟入 竟:竟然 . B.而籍其橐归库 籍:登记 . C.志虽诚而谋卒无济 济:帮助 . D.啣哀茹痛,疾走控吁 茹:忍受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唯明有报贼之心而不骤/ 起以骇之/ 知县之可诉/ 而姑忍以候逡巡/ 追蹑以识其处/ 贼已在吾目中/ 而后走诉之/

B. 唯明有报贼之心/ 而不骤起以骇之/ 知县之可诉而姑忍/ 以候逡巡/ 追蹑以识其处/ 贼已在吾目中/ 而后走诉之/

C. 唯明有报贼之心/ 而不骤起以骇之/ 知县之可诉/ 而姑忍以候/ 逡巡追蹑以识其处/ 贼已在吾目中/ 而后走诉之/

D. 唯明有报/ 贼之心而不骤/ 起以骇之/ 知县之可诉/ 而姑忍以候逡巡/ 追蹑以识其处/ 贼已在吾目中/而后走诉之/

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客商做生意赚了钱,带着一个护卫回北方家去,途中遇到一个年青人,肩抗着一只狗。那狗叫声可怜,好像要寻求客商的帮助,客商就把它买下来并放了它。

B. 客商被害后,那只狗就偷偷地尾随青年到其家,记下其住处后,返身去了县衙趴在地上号叫诉冤。其后,在犬的带领下,找到了客商的尸体,凶手最后也遭极刑处死。

C. 文中义犬不仅为客商伸了冤,而且还为客商之子要回了父亲从南方带回的槖金,后又随客商儿子一起将客商的灵柩护送回乡,往返数千里。

D. 作者认为遇到危险与灾祸,不仅需要有智谋,而且也要有忍性。作者深为狗的义行而感佩,甚至把它与荆轲、豫让等侠客义士相提并论,对义犬的行为做了高度评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6分)

(2)夫人孰不怀忠,而遇变则渝;孰不负才,而应猝则乱。(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鹧鸪①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①《本草纲目》卷四八:“鹧鸪??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

8.作为咏物诗,本诗侧重写鹧鸪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何如此选择?(5分)

9.中间两联都从侧面进行描写,但切入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 , ”八个字表现作者“坐潭上”忧伤凄凉的内心感受。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用“ , ”两句写出了醉翁亭周遭花、树之美景。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穷冬之际求学的艰难,在大雪天里行走,以致“ ”,走到旅舍,更是“ ”,洗手,暖脚,捂被,“久而乃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列的文字,回答(1)—(4)题。

好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