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土地经济学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e2ed1fbd64783e09122b72

第一章 导论 1、土地的双重涵义是什么?

土地是资源又是资产,土地资源(“土地物质”)与土地资产(“不动产”)融为一体,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和双重特性功能。

——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被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资产:作为财产的土地,具有明确的权势与排他性,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稀缺)

2、土地的特性是什么?

——自然特性:位置固定、面积有限、质量差异、功能永久

——经济特性:供给稀缺、用途变更困难、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社会性 ——功能:生产、生态、承载、资源、资产

3、土地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学好土地经济学?

——经济学分支学科、社会学角度、经济学原理、土地客体对象,人地关系。

——研究领域:土地资源利用为目标,土地财产制度为保证、土地资产流转为手段。人地经济关系

——方法:理论与实际、动静、定性定量、全面系统、微观宏观。

第二章 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的含义

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2、土地市场的特点、功能和运行条件

——特点:地域性、不充分性、供给滞后、供给弹性小、低效率、政府监管严 ——功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保护土地权益人利益 ——条件:市场经济环境(外部环境)、 土地产权明晰(基本前提)

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资金支持) 善的土地法规(根本保证) 良好的中介市场(润滑剂)

3、中国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性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必要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有效途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保证权益的基本前提。

4、如何加强对中国土地市场的管理

——立法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物权法》

——经济手段:税收手段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交易中的契税。 财政手段、金融手段 ——行政手段。

5、各种土地出让方式的内涵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出让有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多种形式。

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出让人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招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出让人)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协议出让,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意受让人直接向国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偿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国有土地的代表与有意受让人进行谈判和切磋,协商出让土地使用的有关事宜的一种出让方式。

6、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含义

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7、什么是土地使用权出租,什么是国有土地租赁,二者有什么区别

——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他人使用,由他人向其支付租金的行为。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出租人,承担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承租人。出租人和承租人的租赁关系由双方通过订立租赁合同确定。 ——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出租给使用者使用,由使用者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一定年期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国有土地租赁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是出让方式的补充。 ——区别:

第一,所处的土地市场不同。国有土地租赁属于土地一级市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属于土地二级或者三级市场

第二,法律关系主体不同。国有土地租赁的主体是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是在土地使用者之间进行,其主体——出租人是通过划拨、出让(或转让)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承租人为取得一定年限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使用权,并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主体。 第三,土地使用者的权益不同。《意见》第六条规定:\国有土地租赁,承租人取得承租土地使用权。承租人在按规定支付土地租金并完成开发建设后,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或根据租赁合同约定,可将承租土地使用权转租、转让或抵押。承租土地使用权转租、转让或抵押,必须依法登记。??\承租土地使用权的转租。承租人将承租土地转租或分租给第三人的,承租土地使用权仍由原承租人持有,土地承租人与第三人建立了附加租赁关系,第三人取得土地的他项权利。 8、什么是土地使用权抵押

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权人(抵押人)以其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拍卖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并从拍卖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

9、政府对土地市场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管理土地市场的手段有哪些 —— 1、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原则 2、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

3、要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最高目标 ——手段有行政、法律、经济手段

10、中国土地市场的分类。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转让市场、租赁市场、抵押市场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市场: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农村集体“四荒地”使用权市场。

第三章 土地供给与需求

1、什么是土地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然供给:土地天生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物理供给,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土地数量———经济供给:自然供给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可用于生产生活各用途的土地供给 ——a、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b、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 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c、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 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 2、影响土地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的因素各是什么?

——自然供给:气候、土壤质地、淡水、交通条件、其他可利用资源 ——经济供给:自然供给、社会需求、知识技能、利用计划、攻击者行为 3、什么是土地需求?决定土地需求程度大小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土地需求,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需求

——基本因素:农业用地(人口、生产率、国民经济状况)非农业用地(社会生产力水平)

4、怎样实现中国耕地和工商住宅用地的供求平衡?

——耕地:教育珍惜、解决好粮林征地矛盾、开垦荒地、复垦、提高利用率与效率、加强行政管理与体制改革。

——工商住宅用地:城市规划,合理分区。综合开发,提高效率。旧城改造、利用闲置。空间发展,立体利用。

5、中国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缓解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的紧张状态可采取哪些措施?

——建设用地、农业用地、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提高效率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

1、什么是地租?地租与土地租金和土地资本利息有何区别? ——地租,出租土地获得的经济报酬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在资本主义社会,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极其附属设施等,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全部代价。地租仅其一部分。

——土地资本利息,土地开发的资本投入的利息。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来源是什么? ——级差地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

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

原因:是由于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绝对地租:

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来源: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3、试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存在的原因、条件及来源。

——级差地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级差地租的客观物质条件仍然存在。这个物质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异以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原因是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形成级差地租的社会经济条件。反映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 ——绝对地租: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业,农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也大大低于工业。在农业资金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的条件下,农产品价值必然大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其差额就是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中国仍然存在着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前提。在土地“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土地所有权要求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土地一般不能无偿使用,因而绝对地租的存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4、城市地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是土地位置对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影响;

二是土地所有者对地租量的变化具有完全的被动性; 三是垄断地租在许多情况下占有优势。

第五章 土地价格理论及应用 0、土地价格概念

——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资本的折旧和利息同样决定土地价格。 1、西方经济学地价理论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什么?

——特点: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代土地产权为价格载体。以权利人的经济收益为价值内涵。以资本的价格为价格标准 ——理论基础已经改变。土地收益价格不能体现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以土地产权定价不能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土地价值不只是一宗土地利用过程中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转移。

2、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体系的构成及特点是什么? ——构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租与地价理论。

——自然状态下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资产的折旧和利息同样决定土地价格。 3、简述土地价格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土地价格是指公开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土地价格。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土地在未来年期所能提供的土地纯收益(地租)的资本化价值。

——特点: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由土地需求决定、总体上升趋势、地域性,不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