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矿调工作细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5万矿调工作细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ed534043323968011c9288

点 间 点 位 GPS 点 性 露 头 描 述 岩石灰色,变余细粒结构,中层状构造,单层厚度:10—30cm。主要矿物: 长石10—20%、石英70—80%、填隙物:5—10%,泥质胶结。 点北层理产状:190°∠67°。 点南:浅肉红色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岩石浅肉红色,局部风化面为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肉 红色钾长石,粒径1—3cm,含量5—10%。基质为中粒结构,粒径2—3mm, 主要矿物:石英25—30%、斜长石30—35%、钾长石30—35%、黑云母1 —3%。 ①0—250m 浅肉红色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沿途局部钾长石斑晶含量有所增加,可达8—15%。 333m处33地质现象,并照片一张。 D2346 位于×××高程点××o方位××m处 X= Y= N: E: H: m 界线点(Qh 1apl/S1b) 天然露头较差 (1)路线

路线一栏应写“L1或LN地质路线”。

地质路线在手图和实际材料图上用蓝色实线表示,即用蓝色实线将路线上的地质点连起来,但不要连成直线,尽量按野外实际路线连成曲线。同时在路线的一端或两端写上地质路线编号。

(2)目的任务

目的任务一栏应以设计图或相邻已经穿越的地质路线为基础,并参照遥感影像资料,确定本路线要调查的地层、侵入岩、构造及矿产内容。

(3)点性

点性包括:界线点、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点等。 界线点为填图单位之间的地质体分界点;岩性分界点为同一填图

9

单位内部的岩性分层界线;岩性控制点为某一单一岩性中(或内部)的人为控制点。

(4)描述

描述的内容包括:界线点或岩性分界点之间的接触关系描述,点两边的岩性详细描述及地层产状等。

岩性描述时要条理清楚,不同内容要分段描述。岩性记录包括:沉积岩:颜色+构造+结构+岩石名称,如:浅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侵入岩:颜色+结构+岩石名称,如:浅肉红色细粒二长花岗岩或浅肉红色中细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火山岩:颜色+构造+岩石名称,如:灰绿色杏仁状玄武岩;变质岩:颜色+矿物+岩石名称,如:灰色黑云斜长片麻岩。

对岩性控制点仅记录岩性全名称,禁用“点南、点北岩性相同,均为????”的字样。

(5)点间

仅记录岩石全名称及点间的岩性变化特征,不必对岩性进行详细描述。禁用“同上”字样。

第二个地质点与上一个点间空三行再进行第二个点的记录。 2、信手剖面图

信手剖面图画在左侧厘米纸上。图名在最上方,为:“L33地质路线信手剖面图(一)”。比例尺位于图名下方,1:10000,方位为具体测量的方位,

信手剖面图的起始端距厘米纸边部一般1—2cm,以后每页均画

10

到厘米纸边部或从另一页的边部开始(见下图),切记不要每页人为分段画信手剖面图。

信手剖面图上的岩石花纹、样品号、地质体代号、产状等均要按有关规范、规定勾绘和标注。

多页信手剖面图应间隔画,另一页的起点应于记录中的地质点为 同页。

11

信手剖面图地形线上方的地质点号为向上的虚线,长度1.2—1.5cm,样品号引线0.8—1cm;地形线下部距岩石花纹2—3mm画实线作产状引线,产状向下长度1.2—1.5cm,均平行地形线表示。

分层号位于单层的中心,直径5mm,上边圈距地形线1.5cm,分层界线应超出岩性花纹5mm。特殊界线,如断层产状要标注“F”及断层性质,分层界线、分层号及各类产状要作合理辟让。

3、素描图

对路线中的重要地质现象要画素描图,素描图画在左侧厘米纸上。素描图的要素有:方向、素描图、线段比例尺、图名、图例及地层产状等(见下图)。

方向位于素描图的左上方,用具体方向表示,如:185°、320°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