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习题集1(简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物理化学习题集1(简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01eddcf8c75fbfc77db255

(A) 从右向左自动进行 (B) 从左向右自动进行 (C)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 条件不全无法判断

13. 某温度时,NH4Cl(s)分解压力是p0,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0为 ( ) (A) 1 (B) 1/2 (C) 1/4 (D) 1/8

14. 在T=600 K的温度下,理想气体反应 ( )

(1) A(g)?B(g)?D(g), K10?0.250 (2) D(g)?A(g)?B(g), K2?( C )

(3) 2A(g)?2B(g)?2D(g), K30?( B )(A) 0.25 (B) 0.0625 (C) 4.0 (D) 0.50

15. 对于理想气体间的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与温度压力皆有关系的是 ( ) ( A) Kc (B) Kx (C) Kp (D) K?

16. 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 ) (A)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B) 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C) 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 (D) 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17. 在 T=380 K,总压 p=2.00 kPa,反应C6H5 C2H5(g) ≒C6H5 C2H3(g) + H2(g)的平衡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组分 H2O(g),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 C ),C6H5 C2H5(g)的平衡转化率( A ),C6H5 C2H3(g)的摩尔分数 y(C6H5 C2H3) ( B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条件不全无法确定

18. 温度恒定为400 K,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中,存在下列反应:A(g) + B(g) ≒D(g), 平衡时体积为V,压力为p,D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D)。

(1) 在恒温、恒压下,向上述平衡系统中,通入惰性气体C(g),使系统的体积变大,达到新的平衡时D(g)的物质的量为n1(D),则n1(D) ( C ) n0(D);

(2) 将通入惰性气体后的平衡系统,恒温压缩 到原来的体积V,达到平衡态时,D(g)的物质的量为n2(D) 。则n2(D) ( A ) n1(D)。;n2(D) ( B ) n0(D)。 (A) ﹥ (B) =

(C) ﹤ (D) 两者的关系无法确定。

19. 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 + B =2C,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Δr Gm0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 ) (A) 任意压力和组成

(B) 总压101.325 kPa,物质的量分数xA= xB = xC =1/3 (C) 总压303.975 kPa,xA= xB = xC =1/3 (D) 总压405.300 kPa,xA= xB = 1/4,xC =1/2

20. 气相反应2NO + O2 = 2NO2在27 ℃时的Kp与Kc之比值约为 ( ) (A) 4 x 10-4 (B) 4 x 10-3 (C) 2.5 x 103 (D) 2.5 x 102

21. 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Kp的数值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个无关? ( ) (A) 标准态 (B) 温度

(C) 压力 (D) 体系的平衡组成

22. 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下列因素当中的哪一个而改变 ( ) (A) 体系组成 (B) 标准态

(C) 浓度标度 (D) 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uB

23. 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A + B =2C, (2)1/2A + 1/2B = C,则对应于(1)(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以及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 ) (A) ΔrGm(1)0= 2ΔrGm(2)0, K10=K20 (B) ΔrGm(1)0 = 2ΔrGm(2)0, K10 =( K20)2 (C) ΔrGm(1)0=ΔrGm(2)0, K10= (K20)2 (D) ΔrGm(1)0=ΔrGm(2)0, K10 = K20

24. 反应2NO + O2=2NO2的ΔrHm 为负值,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 ( )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25. 反应C(s) + 2H2(g) = CH4(g)在1000 K时的ΔrGm0=19.29 kJ。当总压为101

kPa,气相组成是:H2 70 %、CH4 20 %、N2 10 %的条件下,上述反应 (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平衡 (D) 不定

26. 在某温度下,一密闭的刚性容器中的PCl5(g)达到分解平衡,若往此容器中充入N2(g)使系统压力增大二倍(此时体系仍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Cl5(g)的离解度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视温度而定

二、填空题:

1. NH4HCO3(s)的分解反应为

NH4HCO3(s)= NH3(g) +CO2(g) +H2O (g)

现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Ⅰ和Ⅱ中分别装有NH4HCO3(s)10 g和200 g,若两体系均在50 ℃下恒温达平衡,容器Ⅰ和Ⅱ的总压p1 和 p2的关系为p1 _ p2 2. 已知反应:2A(g)+D(g)?C(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lnK0?3444.7/(T/K)?26.365

00?( ), ?rHm?( ) 则?rSm3. 对于反应CH4(g) + 2O2(g)≒ CO2(g) + 2H2O(g)

(1) 恒压下,升高反应系统的温度,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 ), CO2(g) 的摩尔分数y(CO2)( )。假设反应的起始配料比n(O2)/n(CH4)=2。

(2) 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系统的平衡压力,使其体积变小,这时K0( ), y(CO2)( )。

4. 设某一温度下,有一定量的PCl5(g),在p0,体积为 1升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离解度为50 %,说明下列情况下,PCl5(g)的离解度? ( )? (1) 使气体总压降低,直到体积为2升, ? ( ) (2) 恒压下通入N2,使体积增加到2升, ?( ) (3) 恒容下通入N2,使压力增加到2p0 , ?( )

(4) 通入Cl2,使压力增加到2p0,而体积仍为1升, ?( )

填空题答案: 1. =

00??26.365R, ?rHm??3444.7R 2. ?rSm3. (1) y(CO2)变小。

(2) K0不变,y(CO2)也不变。

4. (1) ? 增大; (2) ? 增大; (3)? 不变; (4)? 减小

三、判断题:

1. 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 √ )

2. 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l5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 √ ) 3. 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 × )

4. 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 × ) 5. ΔrGm0是平衡状态时Gibbs函数的变化值,因为ΔrGm0=-RTlnK0。 ( × ) 6. 反应CO(g)+H2O≒CO2(g)+H2(g),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压力如何变,对平衡无影响。 ( × ) 7.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某反应的ΔrGm>0,所以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进行。 ( × ) 8. 某反应的ΔrGm0 <0,所以该反应一定能正向进行。 ( × ) 9. 平衡常数值改变了,平衡一定会移动;反之,平衡移动了,平衡常数也一定改变。 ( × ) 10. 等温等压条件下,DrGm=

? ( × ) nBmB>0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B11. 对于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就不能使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DrGm)T,P 0。 ( × ) 12. 所有标准平衡常数都是无量纲的。 ( √ ) 13. 化学反应亲和势愈大,自发反应趋势愈强,反应进行得愈快。 ( × )

14. 平衡常数因条件变化而变化,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但平衡移动则不一定是由于平衡常数的改变。 ( √ ) 15. 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只有一个平衡态,标准态却可任意选定。

( √ )

16.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Kp只与温度有关。 ( × ) 17. 0 K时完整晶体的熵值为零,以此为基准,可以计算熵的绝对值。 ( × ) 18. 温度T时,Ka0=1,说明这个反应在温度T、压力101.325 kPa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 × ) 19. 用化学方法测平衡常数,因为是测定已达平衡的物质浓度,所以不必像测定 反应速率那样——采取措施使反应“冻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