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研笔记中国通史(免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历史考研笔记中国通史(免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1a3863ed630b1c58eeb53a

统一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形成社会有机体,才能稳固。

评价:1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第一大考研历史题型:统一题

凡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题型均属此类,答题方法参考上面。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

政治制度1 中央:设三公九卿(西汉后期,三公政治地位和职责也发生变化,九卿职责大致相同,只是名称略有不同)

地方:郡国并行制(分封异姓王和诸侯王,未分封地区实行郡县制)

2军事系统(中央常备军和地方预备军) 3法律(萧何据《秦律》制《汉律》)

4编户制度(户籍是征服收取租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负担有三:田租,人口税和更赋)

文景之治

背景:面对社会经济衰弱情况,行黄老之术,与民生息

1入粟拜爵(文帝晁错提出,基本原则:使民以粟为赏罚。用粮食买官和用粮食赎罪)(促产

粮)

2禁网疏阔(刑) 3轻徭薄赋(促产粮) 内容:

4修马复令(马一匹,三不役)(军) 5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商) 6节俭从事(控出) 评价:1第一个治世

2本质不是对农民战争的消极让步,而是鉴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目的是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对农民有利,对地主和商人更有利。(矛盾分析,正反两面,之所以有两面,是因为矛盾分对立的两面,从人的立场出发,一面为利,另一面必为弊,矛盾是属事物的,利弊是属人的)

3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条件

削藩与七国之乱:1治安策:汉文帝时贾谊,得到重视,但未能实行 2削藩策:汉景帝时晁错,引发七国之乱

3七国之乱: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击匈奴,儒(汝)刺中(获得)官恩,均湣(你)铁币)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1立中朝,限丞相 2设刺史,监郡县

3新选官(以前只是任子和赀选,现在察举制(举孝廉)和兴太学) 4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和酎金夺候 经济改革:1统一币制(统币制) 2盐铁官营(官盐铁)

3均(均输: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平准:国家平抑物价)法(均平法) 4算缗和告缗(算告湣)

文化:弃无为,倡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1弃和亲,击匈奴,拓疆域(前127卫青和前121霍去病) 2侍从军(期门军,羽林军和羽林孤儿),禁卫军(又称八校尉,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始) 武帝后期的社会问题:1轮台罪己诏(停止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管理)

2沉命法(太守以下辖区农民起义不能及时发现镇压者处死) 昭宣中兴:霍光辅政,继续推行武帝晚年政策,轻瑶赋,弃酒榷,置平仓,假公田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1农民和铁官徒起义

2限田限奴婢之议:哀帝,遭到发对

3再受命:哀帝,表示哀帝及其子孙的皇运再受命于天,无效而自动取消 王莽改制:

背景: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1王田私属制(天下田为王田,不得买卖,多占者分余田于他人,无田按制度授田。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

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管(五均赊贷加上政府垄断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山泽税 3改革币制

过程:(王私属,行六管,革币制,统度量,易名称,更印绶。王六币量印名,王六的鼻梁上印着

名字) 4统一度量衡 5改易官名、地名

6向边疆少数民族颁发新印绶,把汉朝所封王尽降为候

评价: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看到根源土地和奴婢问题,但改制失败(制失时,中弃革,失用人和制有缺)

1不切实际,一味复古(一切从实际出发)

2触犯大地主,大贵族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反对,而且未能坚持到底(坚决打击旧势力-专政) 3用人不当(有效的领导组织)

4措施本身有问题(如改革币制;改变少数民族称号,破坏友好关系)(1和4是一个问题,路线错误)

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与措施(宫台监军,奴民屯度(奴民屯田度日子))

政治:(退功进武,事归台阁,强监察,控军权)

1退功臣,进文臣

2扩大尚书台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1设置御史台 3强化监察制度 2置司隶校尉 3设置州刺史 4加强军权 经济:(释奴囚,安流民;军屯田,行度田) 1释放奴隶和囚徒(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2安辑流民-赐爵、假田、赈济、减刑戍边(解决劳动力和土地结合的问题) 3组织军队屯田和精兵简政

4度田-清丈土地,包括核实户口,以失败告终 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皇帝软弱的背景下,统治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外戚,宦官和朝臣)争权夺利

外戚宦官擅权:这两个集团文化水平不高,只知贪赃枉法 削弱统治

党锢之祸:宦官专权严重侵夺士人仕进之路,与官僚结合,朝野形成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清议 阶级矛盾:黄巾起义 汉代的社会结构

1地主阶级:汉初异姓王,诸侯王和归农官 2编户齐民(西汉的户籍制度):总的来看,西汉田赋较轻,人口税和更赋较重,不利于无地和少地的劳

动人民

3奴婢和流民:阶级分化和土地兼并

4豪族势力膨胀:汉末农民起义,豪族地主称霸一方。东汉后,在政权的庇护和支持下,迅速发展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汉是土地私有制,绝大部分田地属于地主和小土地私有者所有 1农业:西汉二牛抬杠,代田法,六漕成白井;东汉翻碓排 2地主庄园

3手工业:西汉淬火技术,陈宝光发明提花机;东汉蔡侯纸

4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不生产粮食,所以居住的是一群依靠农业供养的阶层,发展必然和商业密切相关)

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反秦

新:绿林、赤眉起义。绿林昆阳之战摧毁王莽主力,赤眉瓦解王莽东方的统治

东汉:黄巾大起义。太平道张角领导(东汉中,黄巾兴;割据重,终无功;农民导,质飞跃;统治解,玄学兴)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匈奴:始皇一,蒙恬击;高祖一,白登袭;武帝起,三反击;元帝呼,昭君出;东汉立,南北忌;南称臣,北沉沦。

秦朝:蒙恬北击和万里长城

西汉三阶段:汉初屈辱和亲―――武帝战争―――昭君出塞和睦

注:武帝三反击,127,卫青击,朔五立;121,霍氏西,四郡起(河西四郡,张敦武酒);两年后,二合一。

武帝立,张騫西(138),连月氏,谋大计;为三击,二次西,联乌孙,终归逊(时乌孙国内打乱)。

东汉:年91,班超西,击匈奴,立都护,甘英者,使大秦。

族关系,地域型;南方开,西部交;强中央,开四方;有战争,但非重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1西南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2西部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基本趋势是:强大的汉族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 对外关系:原因(国统经强,科技领先,张騫通西,交通无碍,国家重视)

商贸主,方向单;文始出,佛始入;路为主,水路并;中为心,东亚圈;文明先,影响远

1以商贸为主,相当程度具有单向性

2交通以陆路为主,水路并举

特征 3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往欧洲 4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5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 6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思想:秦:尚法家,灭其它

汉:无为治,有前提(肯定新的封建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 孔子学说宗教化,封建专制理论系统化

武帝立,形势兴,策有映,仲舒起,新儒立,黜百家,尊儒术

天人合一-三纲五常-政

治一统

谶纬:仲舒讲,莽秀用,章帝立,桓王反(桓王新论,桓谭《新论》王充《论衡》)

今古文之争:为禄利,今古争,代表人,许马郑(许慎,马融和郑玄)大区别,在书性,大焦点,

在学官。

文化:印生佛,西汉末,入我国,明愔传(东汉明帝,蔡愔) 西汉文学的文体是赋、乐府诗和散文。 史记死(司),班固书,荀悦记(纪)(史记-汉书-汉纪) 科技:西汉中,周髀起,勾股理;东汉前,九章立,体系成。 西汉:张衡,《灵宪》,浑天仪,地动仪和候风仪 《皇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 东汉: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 《神农本草经》,最古的一部较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5、魏晋南北朝(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多元) 时代特征:(士兴衰,土制变,族融合,思解放,经南移)

1士族兴衰(东汉始,魏晋成,东晋兴,南朝落)

2土制变迁(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 3民族融合

4思想解放(儒破玄性大发展(佛、道、诸子学说) 5经济南移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统一题) 背景过程:董卓乱(189),军阀起;(汉灵息,戚宦起;并州董,立献帝;地军阀,蜂拥起)

官渡战(200),奠北统; 赤壁战(208),三国立。

豪强势,政之源;分散性,经之基;三国争,实力平;赤壁战,三国立。

评价:1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2有利于三个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符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为结束混乱状态,实现全国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魏:复生产,供军需;枣祇议,屯田制;流民编,府供资;四六分,促北经。 蜀:定南中,促民融,开西南 吴:征越开南

领兵复客制:大族支,保特权;私立武,可世袭;土同民,赐私属。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三国归晋:263,魏灭吴;265,司马立;280,西晋一。

占田荫客制:背景:西晋占田制是战国,秦汉以来“名田”制度和限田政策的产物。 过程:定标准,按标收;私地留,不足占;无措施,难足量。

男70,课50;女50,课30;次男半,次女无;护门阀,品占田;荫佃亲,为私属。 评价:屯田比,负担轻;占高课,利开荒。

八王之乱:西晋皇族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290,武帝死;惠帝立,贾杨矛;八王参,大混战。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及其意义 背景:1察举久,弊端生 2汉末乱,制难行

过程:陈群议,曹丕立;中正评,分九等。

评价:针察举,有标准;灭党私,固集权;曹魏后,制蜕变; 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 永嘉之乱(311):永嘉五年,渊死聪立,石勒歼晋,刘耀破洛,衣冠南渡。 淝水之战(383):黄河域,前秦统;淝水战,南北峙。

淝水之战前后,政局从分裂、战乱、民族冲撞到对峙、局部统一、民族融合,统一趋势明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