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后湖公园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武汉市后湖公园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37364e1ed9ad51f01df22f

武汉后湖水景公园设计

可以设为独立的厕所,或者设置为主要建筑、节点(如文化展示厅、科普馆等)处的洗手间。

(2)路灯 路灯主要在公园主要园路及广场周边设置,三级道路点状安装地灯或小型照明灯,同时主要节点需加强布置。在路灯造型和规格的选择上,应适当采用新型太阳能路灯,充分低碳节能,体现公园的生态性。

(3)公用电话、垃圾箱:园内各处根据场地需要、客流量、观景方式等因素,依据不同需求,按需设置垃圾箱。应至少每隔200米左右设置垃圾箱摆设点。

(4)路标、导游牌:在道路显眼处安放富有场地特色的警示语、提醒性标牌。可有效提醒人们在游玩之际注意各种细节,谨防破坏环境或危险发生。注意在主要入口、道路的交叉点及转折点等处安放,在相距较远的景点间也需加设部分导游牌及路标。在景区各入口处设置全景导游图,在道路交叉点处设置线路示意牌。

(5)音频设备 做法多样,可采取摆置隐藏式音箱,广播系统应覆盖全园,包括室内外。以便于发生突发事件时得到及时控制。

(6)停车场 包括自行车、电瓶车、私家车停车场。设置在开阔的入口广场处,如公园内主要入口广场,员工入口广场及展览馆附近广场。数量应符合规范。

9.3.2公园管理设施

位于南入口附近,包括各种形式的功能型建筑、服务性设施、休憩场所等。

13

华中农业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二部分 景区及景点详细设计

1.人文历史展示区

1.1设计思路

人文历史展示区主要以运河文化广场为主体,对场地原有的硬质肌理以及厂房建筑进行科学的整改、保留及利用,形成一个个围绕层叠花台建立的工业文化展馆及运河文化馆,并充分利用铺装材质以及广场雕塑来记录黄孝河及后湖片区的历史变迁及人文风采,通过景观以及展馆的形态记录场地几百年间的风云变幻的点滴,向游人述说衰颓期的点点滴滴。

1.2景区详细说明

景区中布置了老年儿童活动广场、历史变迁广场、云栖栈台、运河文化馆、工业文化馆、层叠花台等玩赏性、回味思考性景点。

景区西侧为老年儿童活动广场,在这里,考虑到周边的人流关系,设置了音乐舞台、沙坑、戏水池和旱喷广场,一方面于广场上体现衰颓期的景观特色表现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场地功能上的设施为周边人群创造价值。

景区正中心位置是主入口的通廊,通过一条对称的主干道延伸至湖面,既引导了游客的游玩视线,又通过湖边的云栖栈台给人以停留的空间,增加了亲水性。

景区东面就是人文历史展示区,可由云栖栈台进入,也可通过一级园路直接通到历史变迁广场的入口。在这块区域,主要讲述了黄孝河及后湖片区的历史变迁及人文风采的故事,通过地面广场铺装材料的变化以及广场雕塑所代表的的具体意义来展现出几百年间的风云变幻的点滴。

2.湿地观光体验区

2.1设计思路

湿地特色体验区位于场地入口服务区的东南部,与入口服务区隔黄孝河相望。现状为农田及荷塘低地,南面紧邻规划中的幸福大道,所以为了隔离噪音种植了密

14

武汉后湖水景公园设计

林防噪。园区内致力于表现滥觞期后湖十八淌子湖泊星罗、桑田千里的开阔场景。园区内布置了与观鱼、观荷、观鸟、观花、垂钓、茶室等休闲体验性景点。

2.2景区详细说明

思源茶苑:园区内的主要景点,建筑坐北朝南,南面为“十八淌”中最大的水面,茶苑坐落于十八淌主水面的大岛屿上,以突出建筑的主体位置。建筑采取现代建筑形式,空间开合有致;建筑多为两层,平均高度为6米。坡屋顶,部分建筑挑出水面,以亲水性为主;选址特意,并且还凸显了茶室的清幽雅静,为观鸟品茗赏鱼观水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

杉林漫步:位于湿地体验区西南角,以杉林创造一个密林湿地的观赏环境,充分体现湿地的景观体验。同时给予鸟类一个安静的栖息环境,并赋予场地观鸟的特色作用。

钓台春昼:位于湿地体验区的东北部,以亭廊形式赋予建筑以垂钓的休闲功能,游廊与水成若即若离的状态,增加水面的观赏性。池中鱼以野鲫鱼、草鱼等实用性鱼类为主,以与“鱼戏莲叶中”的观赏性鱼类相区别。

鱼戏莲叶中:位于钓台春昼的南部,场地的中部。依水造亭,北面为水,水面种植荷花,以利于鱼类在池中的生长,同时赋予景点观荷的作用。

花溪:位于湿地体验区的北部,临黄孝河而设,以展示湿地水生花卉为主要景观,春夏季为其特色景观时点。水生花卉主要包括洋水仙、千屈菜、萱草、再力花等,陆生花卉包括风信子、郁金香、葡萄风信子等。以不同的花色与水景相搭配,使河岸被花海围绕,同时也成为对岸主入口亲水广场的对景,隔湖相望,富有情趣。

3.中心湖面景观区

3.1设计思路

场地作为展现黄孝河兴盛时期的运河文化为主旨,展现黄孝河万商通衢,每天无数舟楫钻荷破月穿梭往来,舳舻相继,越十里沼泽,穿重重湖水的意向,提炼出运河时期的沟通交流、人流舟楫往来的“交互”的概念,并将之体现在区域码头与广场设计上。

3.2景区详细说明

设计上,将空中的人行栈道、路面的流线道路、湖面的游船航线、地下的水渠走向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游线上水陆空的交错与形象上“∞”无穷交汇的意向,从而形成以漂浮栈道、交互广场、穿梭广场、千帆蚁岸码头等构成的运河文化主要景观节点。场地本身位于公园湖面长堤之上,植物景观上主要以色叶树种、观赏树种为主,加之花溪的设计,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点缀湖上,成为十八淌景区及卧龙山景区之间的优美景观焦点。

4.山林生态保护区

15

华中农业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4.1设计理念

卧龙山景区位于湖区东北方向的山林生态保护区,拟在原地形的基础上,改建为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理想风水景观模式。以绵延起伏的卧龙山为依托建设大片风景林带,并依次向沿湖水生植被过渡,突出生态保护恢复的理念。

4.2景区详细说明

景区内主要景点有:鉴池广场、香料园、鱼形步道、新月广场、沉沙湾、卧龙山、芳草地等,形成了一系列景观空间序列,引导和组织游人观景和娱乐活动。

景区北侧是绵延起伏的人工土山,因势象形取名为卧龙山。地形向南依次降低,形成缓坡,植被由山地风景林向树林草坪有序过渡,形成了十里不同景的丰富植被群落景观,有效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恢复。

景区南面临湖,由东侧入口广场向西,依次经过鉴池、香料种植园,穿过林间栈道,到达纵贯景区南北的鱼形步道。由此北达卧龙山景区,南至亲水平台也即主景点新月广场。新月广场景群的主题是反映基址由工业时期的衰败光景走向生态复兴的过程,以“新月”喻新生的希望和朦胧的探索,鱼形步道通向卧龙山,寓意鱼跃龙门、走向振兴。香料种植园既体现黄孝河过去万商通衢、香料货运兴盛的历史乡土文化,又有科普展示的功能,寓教于乐。

景区中心及西侧是广阔的疏林草坪,通过微地形的堆建,营造空旷通达的景观视线,给人以安静祥和的感受。林下空间设置小型服务性建筑,开设烧烤、露营、野餐等林间趣味活动,供游客自由游玩。

5.高新科普展示区

5.1设计理念

本区位于横穿场地的城市道路之北,空间独立于公园主体以水系贯穿联系,是水景公园设计历史脉络的终点,主题为展望未来及科技展示。迎合公园主题,侧重环保、生态方面新技术新理念的展示,旨在开阔人们的视野并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帮助人们树立起可持续的生活观念。

5.2景区详细说明

主节点为低碳主题广场,采用清洁的自然能源,运用各种抽象的自然元素,既体现时代感又凸显低碳环保的主题。同时设有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及人工湿地、高科技数字喷泉等内容的展示,体现了新时代的水文化。景点主要有:低碳主题广场、人工湿地展示、科普馆、游船码头、雨水净化梯田、数控组合喷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