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素材的教学案例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关于作文素材的教学案例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527a29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2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去年接手的高一年级,刚刚从初中毕业,对于高中语文学习明显吃力,他们坦言,初中三年,对语文学科一直是忽视的状态,认为背背书即可,他们的着力点在数理化,但是在我看来,他们这种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应该连背书都懒得背,看他们的写作水平就能看出来,上学期几次大考,每次都有那么几个同学写作一个字也崩不出来,还有各班将近一半的同学凑不够七百字,即使勉强凑够七百字作文,作文内容也是清汤寡水,废话连篇,不忍直视。高一上半年要求比较低,作文写够七百字即可,分值只有40分,而在高一下半年开始,语文学科的考试题型就和高考一样,分值也将一致,作文需要八百字以上,而分值占到了 60分,60分啊,如果有学生一个字也不写,或者写一半的字数,那么语文分将和别人差多少?不言而喻,这将造成巨大的悬殊,也将把任课老师的平均分拉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重视写作的原因。 案例原因探寻:

私底下也找过几个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写作文,回答千篇一律,“不知道怎么写”,“写不出来”,在这里我总结了两点他们写不出作文的原因。

第一, 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就是审题立意能力太差,因为审不清楚题,所以不敢动笔,导致考场时

间不够,写了一些字该交卷了,或者干脆空着挨时间。

第二, 提炼了好的立意,却没有好的论据支撑,导致没有什么可写,作文凑不够字数,或者变成干

巴巴的说教。

如果是第一类原因呢,他即便审不清题目,跑题了,还是可以得到一个差不多得分数,如果这个同学的字再写得漂亮一些的话,分可能还高些,我也跟学生强调过,宁愿跑题,也不要空着,所以这种情况下写不完作文的是少数,第二类原因才是主因。

那么为什么我们定了那么多报纸,也每周至少一节阅读课,学生们还是写不出东西?

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也在网上查了查相关的资料,旁听了一些老教师的课,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材料看得越多写作越好,写作和读书的关系,借用一个知乎达人的话来说就是:“读书多了而不

写作,久而久之就会肥胖,因为才华在肚里出不来;写作久了却不读书,灵感就会枯竭。”读书如何促进写作呢?就看你如何去读,这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万不可像以前,把报纸发给学生,老师喝着茶水,端坐讲台无事做,老师要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个阅读指导才是直接针对高考作文的最功力性的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考作文素材方面的积累呢? 案例探索:

我们高考还是以写议论文为主,议论文分为论点、论据和论证,前面我们提到作文写不完主要是论据不够,在我看来,论据多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要在记准这个人上下功夫,记这个人的哪些方面呢?我之前给学生讲古文,如何读懂古文传记,首先看年份分层,如果年份少,就可以看这个人的官职变动,他在这个官职任期干了什么事,同样,对于古代的人,我们要记住他的官职还有重要的年份,当然这些还是不全面的,除此以外,还要记住发生在他身上的重大事件,他的著名言论、他的贡献或者著作、他人对他的评价等等,下面是我看《苏轼传》后,对他一生做了个表格,我也把它分享给了学生。 时期 人 时 地 数 事 物 言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仁宗 21岁 生于眉州 进京赶考 “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杭州通判 密州知州 湖州知州 押解回京 元丰二年 (1079) 黄州团练副使 坐牢103天 乌台诗案 新旧党争 成名 王安石 外调 谢景 宋神宗 水调歌头 喜雨亭记 贬谪 东坡 赤壁赋 念奴娇·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壁怀古 回京任职 杭州知州 苏堤 海之一粟 复用 高太后 日啖荔枝惠州 儋州 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问汝平生 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再贬 宋哲宗 北归 宋徽宗 北归京城 享年65岁 卒于常州 如果每一个人物,都这样记忆的话,你所掌握的作文素材就不是死的了,而是活的了,在关键时刻就能运用。

不光作文素材,我们在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读书不能求快,那些号称一年读上千本的书的人,如果不是专业阅读者,我真的怀疑他是不是把书翻一遍就叫读书了。

这段时间疫情肆虐,我们不得不开展线上教学,虽然形式特殊,我们依然保留了阅读课,我们对学生进行线上阅读指导,提前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我们推荐给学生一些读书app,也尽量给他们下载电子书。根据我这几年读书的经验总结,读书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就是粗略地把书翻一遍,先看前言、小序、后序、作者介绍等,然后把书读一遍,看看书的大致情节,列出全书的思维导图,第二遍读算是精度,需要带着问题去读,每读一遍书就要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把这个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就是一篇文章,这里读书和写作就产生了关系,如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阐释读书和写作的关系,那么读书就是“知”,而写作就是“行”,只有知行合一,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致良知,你这个人进步得才会快。 案例思考与总结: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单纯的从单篇幅的课文里面,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都受到限制,我们只有在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人文经典,才能更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情趣等。

同时,疫情当前,我们的线上辅导,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但是我们向学生推荐的经典名著,或多或少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些学生不爱学习,可是爱看书,相信这些书籍里面的智慧之光,会照亮学生迷茫的内心,然后对自己的未来将有些新的期许和行动。